当前位置 : 主页 > 课程建设 >

《概论》课程的案例分析

时间:2015-10-08 访问次数:

案例分析>>>
第一章
 
案例1: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永远要保留下去
1案例呈现: 1980年8月,中国外交部接到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传过来的一份特殊申请。意大利记者法拉奇向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提出申请,要求赴北京采访邓小平。
法拉奇是一位以善于住时机采访国际政坛风云人物闻名世界的记者,曾采访过2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要。她个性执著,提问题刁钻刻薄,异常尖锐,有时简直是挑衅性的,被许多政治家公认为“是很难对付的”。基辛格曾说:“接受法拉奇采访是我一生最愚蠢的事。”
对法拉奇这样的记者采访邓小平,中国外交部开始有点犹豫,没有马上同意,后来小平同志还是见她了。而且不仅见她了,以后认为没有谈完,还得再谈一次。这不是她提出来的,是小平同志提出来的小平同志认为她问的问题确实尖锐。
这又是一个历史的巧合。人民大会堂118厅,曾经是毛泽东生前办公和居住过的地方。1980年8月21日,也是在人民大会堂118厅,邓小平就如何评价毛泽东接受了法拉奇的采访。
法拉奇: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
邓小平:永远要保留下去。过去毛主席像挂得太多,到处都挂,并不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也并不能表明对毛主席的尊重。尽管毛主席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 错误,但他终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拿他的功和过来说,错误竟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从我们中国人民的感 情来说,我们永远把他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
法拉奇:对西方人来说,我们有很多总是不理解。中国人民在章起“四人帮”时,把很多错误都归咎于“四人帮”。说的是“四人帮”,但他们伸出的却是五个手指。
邓小平:毛主席的错误和林彪、“四人帮”问题的性质是不同的。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法拉奇:你们对“四人帮”审判的时候,以及你们开下一届党代会时,在何种程度上会牵涉到毛主席?
邓小平:我们要对毛主席一生的功过作客观的评价。我们将肯定毛主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是错误是第二位的。我们要实事求是地章毛主席后期的错误。 我们还要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毛主席一生中正确的部分。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引导我们取得革命的胜利,现在和将来还应该是中国党和国家的宝贵财 富。所以,我们不但要把毛主席的像永远挂在天安门前,作为我们国家的象征,要把毛主席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而且还要坚持毛泽东思想。我们不会 像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对待毛主席。
2案例讨论:本案例对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如何分析的?
3案例点评:粉碎“四人帮”后,中国面临又一个历史转折关头。评判毛泽东的功过、评价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是无可回避的重 大问题。在本案例中,邓小平科学地分析了毛泽东的功过,指出要对毛泽东晚年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的东西要毫不含糊地进行批评,但是一定要实事求是;毛泽东 的错误在于违反了他自己正确的东西,他的错误和林彪、“四人帮”问题的性质是不同的;在毛泽东的功过之间,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因此,我们必 须反对现实中曾经出过的两种错误态度:一种态度因为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就企图否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否认毛泽东思想对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这 是完全错误的;另一种态度是教条主义地对待毛泽东的言论,以为凡是毛泽东说过的话都是不可移易的真理,只能照抄照搬,甚至不愿实事求是地承认毛泽东晚年犯 了错误,并且还企图在新的实践中坚持这些错误,这也是完全错误的。
案例2:以正确的态度来评价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
1案例呈现:黄克诚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9年在庐山会议上,与彭德怀等被错定为“反党集团”,被撤销一切职务,长时期受审查。在“文化大革命”中又残酷批斗,深受迫害。1980年11月27日, 在中纪委的一次座谈会上,黄克诚说他要章话,人们多以为无非是端正党风之类的问题。出人意料的是,当双目已经失明、多种疾病缠身的黄老在别人的搀扶下走上 主席台,坐下的头一句却是:“今天我来这里章话,不章别的,想先谈一谈如何正确对待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这对我们党和国家来说,是一个根本性问 题。”“前一段有些同志对这两个问题的态度比较偏激,有的人甚至肆意诋毁毛泽东思想,丑化毛泽东同志。这种态度使我很担忧。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对这个问 题,我有责任章章自己的看法。”“毛主席在晚年有缺点,有错误,甚至有某些严重错误。现在党纠正这些错误,总结我们建立全国政权以来的经验教训,当然是必 要的。但我们应当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记得1956年苏共二下大以后,赫鲁晓夫那个秘密报告送到党中 央,在中央讨论《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那篇文章时,毛主席给我们念了一首杜甫的诗:‘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 古流。’这首诗的意思是:王勃等人的文章是他们那个时代的体裁,现在一些人轻薄地批判耻笑他们,将来你们这些人身死名灭之后,王、杨、卢、骆的文章,却会 像万古不废的江河永远流传下去。我想,这首诗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使我们注意不要以轻薄的态度来评论毛主席。”
2案例讨论:应怎样正确看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3案例点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有些人坚持“两个凡是”,不能正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另一些人则贬低甚至诋毁毛泽东和 毛泽东思想,不能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在本案例中,黄克诚如实地分析了毛泽东的功过,真诚地维护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以自己的丰富革命经历阐述这个重大问 题,提出了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应有的态度。这篇章话,对于从根本上纠正“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引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正确地认识建国以来党走过的曲折道 路,科学地总结党在这个时期的历史经验,理解毛泽东的伟大功绩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统一全党的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案例2:邓小平“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1案例呈现:1931年夏,邓小平进入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担 任瑞金县委书记、会昌中心县委书记、江西省委宣传部长。邓小平是毛泽东提出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坚定实践者,为此受到了当时 “左”倾路线的迫害。他和毛泽覃、谢唯俊、古柏等人拥护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坚决主张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反对“城市中心论”,反对“左”的土地分配 政策,结果被当时党内的“左”倾领导者撤职,被打成所谓的“邓、毛、谢、古反党集团”。这是邓小平政治生涯中的第一次严重挫折。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开始,邓小平就受到错误批判和斗争,被剥夺一切职务。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第二次严重挫折。1969年10月,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在当地拖拉机修造厂劳动。在江西的三年,他读了许多马列著作和古今中外的书籍,并结合中国实际,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了更深入的思考。
1971年9月,林彪反革命政变阴谋被粉碎。1973年,毛泽东重新起用邓小平,并恢复其国务院副总理职务。毛泽东称赞他“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柔中有刚,绵里藏针”。邓小平受命于危难之时,再次从严重的政治挫折中崛起。1975年1月, 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子、国务院副总下、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主持党、国家和军队的日常工作。邓小平召集军队干部会、省市委书记 会、农业会议、科学院会议,系统地提出了全面整顿的思想。这些会议的中心议题都是“整顿”。全面整顿,就是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把党的工作重点 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整顿实际上是后来改革的实验。整顿的实质是系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矛头直指“四人帮”。由此,邓小平再次受到错误路线 的打击,被指责为搞“右倾翻案风”,再次被错误地撤消党内外一切职务。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第三次严重挫折。但是,整顿的业绩和他在整顿中表现出来的风骨, 已经赢得了党心、民心、军心,为粉碎“四人帮”准备了广大泛的群众基础。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在北京逝世,举国哀悼。同年10月6日,“四人帮”被粉碎,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举国欢腾。悲喜之际,全国人民都关注着毛泽东之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在1977年3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王震提出要邓小平出来工作。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在1976年被错误撤消的一切领导职务。邓小平第三次从严重的政治挫折中崛起。
2案例讨论:邓小平“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铸造邓小平怎样的人格特征?这种人格特征与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有何关联?
3案例点评: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他传奇式 的“三落三起”的特殊经历,不仅使他对马克思主义有深邃而独到的理解,而且铸就了他的崇高品格和风范。当他受到打击、处于逆境的时候,他从不消沉,总是无 私无畏,不屈不挠,沉着坚韧,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贞,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充满信心,并总是由此更加深刻地思索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和根本规律问题,发愤要有新的 作为。这使他能够顺应历史和时势的要求,在经历逆境之后重新起来担当重任。特别是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起落,更引起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 主义”的深刻反思,从而使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定的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开拓新道路的进程中,他尊重实践,敏 锐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借鉴别国经验又不照搬别国模式,从中国的现实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出发,去总结新经验,创新新办 法,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案例分析>>>
 
第二章
 
案例1:邓小平批评“两个凡是”
案例呈现:
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致信华国锋、叶剑英、党中央,郑重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由此,邓小平发了批评“两个凡是”的先声。
邓小平尖锐地指出:“‘两个凡是’不行。按照‘两个凡是’,就说不通为我平反的问题,也说不通肯定1976年广大群众在天安门广场的活动‘合乎情理’的问题”。
邓小平说:“毛泽东同志自已多次说过,他有些话章错了。他说,一个人只要做工作,没有不犯错误的。又说,马恩列斯都犯过错误,如果不犯错误,为什 么他们的手稿常常改了又改呢?改了又改就是因为原来有些观点不完全正确,不那么完备、准确嘛。毛泽东同志说,他自己也犯过错误。一个人章的每句话都对,一 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情。他说:“一个人能够‘三七开’就很好了,很不错了;我死了,如果后人给我以‘三七开’的估计,我就很高兴、很满意了。这是个 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个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应该象毛泽东同志说的那样对待这个问题。”
邓小平的这番话,真实地反映了一个伟大政治家光明磊落、刚直不阿的性格和胆识。
邓小平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发表了《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章话。
1977年8月18日, 邓小平在十一大闭幕词中强调,我们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毛泽东为我们树立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批评和自我批评、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 风。邓小平以完整、准确、全面、系统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为号召,逐步在全党形成了对“两个凡是”的“合围圈”!
案例讨论:为什么要批判“两个凡是”?
案例点评:“两个凡是”即指“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是粉碎“四人帮”后,华国锋 提出和推行的错误方针。“两个凡是”在党内外群众思想中引起了混乱。一方面,人们在长期动乱后急迫要求澄清是非,肃清“左”倾的错误,这种要求得不到满 足。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大革命”玷污了党的形象,在一些人中产生了对毛泽东思想、对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的怀疑乃至否定的情绪。很明显,如果不开展对 “两个凡是”批判,就难以抵制和纠正那些错误倾向。
案例2:奇冤昭雪栋梁才
案例呈现:
1969年11月12日6点45分,共和国国家主席刘少奇含冤去世。他留下了一句令后世人沉思的话:“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书写历史的笔杆永远属于人民。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刘少奇平反昭雪的步伐加快。1980年2月 召开十一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决定撤销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强加给刘少奇同志的“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和把刘少奇同志“永远 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的错误决议,撤销原审查报告,恢复刘少奇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的名誉。
同年5月17日,曾被列为所谓“刘邓反党集团”的“二号要犯”的邓小平同志,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的身份主持召开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为一大批党、政、军的华夏栋梁平反昭雪。在这本平反谱上,历史老人用凝重的笔写下了一串光辉的名字:彭德怀、贺龙、 乌兰夫、彭真、谭震林、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肖劲光等。蒙冤多年的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张闻天、李立三等也得以平反昭雪。其他被平反的党和国家各部 门负责人还有:周扬、夏衍、田汉、阳翰笙、周小舟、张琴秋、邓拓等。
案例讨论:本案例说明了什么?
案例点评:“文化大革命”的长期动乱使党、国家、和各族人民遭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党的组织和国家政权受到极大削弱,大批干部和群众 遭受到残酷迫害,这是我们党历史上悲壮的一幕。本案例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严肃认真、光明磊落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党,表明党决心恢复毛 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贯彻在党的全部实际活动中的坚定不移的原则立场。
 
 
 
 
案例分析>>>
 
第三章
 
案例1 五四运动
1、案例呈现: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它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和国内工人阶级壮大条件下发生的,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军阀政府在人民的压力下,向和会提出希望帝国主义放弃在华特权,要求取消“二十一条”和收回山东的一切被日本夺去的权利,遭到参加和会的帝国主义国家拒绝,军阀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出,举国愤怒。5月4日, 北京学生数千人在天安门前集会,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会后举行游行示威,军阀政府派军警镇压,逮捕学 生三十多人,全北京学生立即实行总罢课,并通电全国表示抗议,天津、上海、长沙、广州等地学生也纷纷游行示威,声援北京学生。在日本、法国等国的中国留学 生以及南洋华侨学生都展开了爱国活动。6月3、4两 日,军阀政府又逮捕北京学生近千人,激起全国人民的更大愤怒,上海、南京、天津、杭州、武汉、九江及山东、安徽等地的工人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政治罢 工,上海和全国各重要城市的商人也先后举行罢市,至此,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从开始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 识分子三部分人的统一战线运动,发展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六三运动”,运动的中心也由 北京移到上海。6日至10日,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撤去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28日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次运动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辞海×历史分册》(中国现代史)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0年版第1页
2、案例讨论:
(1)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2)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3、案例点评:
五四运动带有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它把中国人民的民主革命运动推到了一个新的 阶段,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已经迅速地变成了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并显示了自 己强大的战斗力,对运动的发展和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就说明:中国工人阶级已经开始摆脱了作为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追随者的地位,由一个自在阶级向 自为阶级转变,取代资产阶级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五四运动时已经有了大批的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在运动中起了宣 传、指导和领导骨干的作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想结合;五四运动的革命实践培养了一批共产主义知 识分子,在思想上、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准备了条件;五四运动还是在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新文化运动有了新发展,揭开了中华民族文 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
案例2 去当红色“山大王”
1、 案例呈现:
秋收起义几仗打下来,部队相继失利,损失很大,队伍“竟至溃不成军”。毛泽东在文家市里仁学校召开了前敌委员会会议,讨论部队的进军方向问题。到 什么地方比较适宜呢?毛泽东拿着一份从学校借来的地图,指着湘赣边界山形最宽的部分,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说:这里象眉毛一样的地方,是罗霄山脉中段,最适合 做我们的落脚点,我们要到那里去当“山大王”。
听了毛泽东的分析,在经过激烈争论后,大多数同志同意毛泽东的主张,也有一些同志不同意毛泽东的意见,师长余酒度就竭力反对,他说,攻打长沙是省 委决定了的,我们现在全军会师了,就应该立即反攻浏阳,直取长沙,不反攻浏阳直取长沙,革命了半天,却退到农村,革到山上做山大王了,这叫什么革命呢?毛 泽东耐心地说:我们这个山大王是红色的“山大王”,而不是过去的“山大王”,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工农武装,是共产党领导的,有主义、有政策、有办法的山大 王。中国政治不统一,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很多,我们要找敌人统治薄弱的地方。毛泽东的话,通俗易懂,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深刻的真理。卢德铭总指挥坚决支持 毛泽东的主张,他说:毛委员章得对,现在交通要道和城市不是我们占领的地方。如果攻打长沙,就有全军覆没之险。
——摘自苏扬:《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中外名人的评说》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版
2、 案例讨论:
(1)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开始探索的?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对中国革命有何重大意义?
(3)结合文家市前敌委员会会议上的争论,分析“城市中心论”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3、案例点评:
大革命失败后,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陷入低潮,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大革命的失败,积极地思索着中国革命的出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为这一探索提供了契 机。当进攻大城市受挫后,革命道路问题凸现出来,是依然按照原先的计划准备攻打长沙,在敌我力量悬殊的局势面前冒全军覆没的危险,还是顶着被扣上右倾的大 帽子,加上“逃跑”的罪名的风险实施战略“退却”?中国革命的道路究竟应该怎么走?面对艰难的局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瞻远瞩,果断决定向敌 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退却”,向井冈山进军,这一退,退出了中国革命一个突破性的进展;这一退,有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起点,从实践上看,去 当红色“山大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全国树立了一面旗帜,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从理论上 看,这一抉择也为探索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案例3 毛泽东亲批枪毙黄克功
1、案例呈现:
1937年10月1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高等法院在延安召开公审大会,审判一起红军史上骇人听闻的情杀案。被审判者叫黄克功,因此,人们把这个案件叫“黄克功案件”。
黄克功,河北邯郸人,是一位从井冈山参加革命的老红军战士,他跟着毛泽东、共产党,用自己的双脚,一步一步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爬雪山,过草地,忍饥挨饿,吃苦耐劳,他身经百战,英勇无畏,浑身布面了枪伤,为革命作出了贡献。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黄克功被党组织送入延安军政大学第二期学习,编入第三大队,任副大队长。他当时才26岁,长得很英俊,能干又活泼,吹拉弹唱无所不会,还会唱京剧,深受大家喜爱,可谓前途无量。就是这样一为堪称革命功臣的青年红军军官,因为恋爱不成,枪杀了一名女青年,将被押上审判台,因此,引起了整个延安乃至全国的关注。
在延安和各解放区,对黄克功如何处理,该不该处以极刑,无论党内党外,都存在两种尖锐对立的意见。一些人认为,自古以来就是杀人者必须偿命,黄克 功杀了刘茜,应处以极刑;另一些人则认为,黄克功是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对革命有功,身经百战,作战勇敢,是红军队伍中久经考验的领导干部,目 前正在进行激烈的民族解放战争,急需这样的指挥骨干,从革命需要出发,应该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两种意见,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黄克功本人以及陕甘宁地区高等法院院长雷经天分别给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主席毛泽东写了信,都希望从毛主席那里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毛泽东主张依法办事。事后,他特别关照有关部门,要安顿好家属,要为黄克功买一副好棺材,好好安葬。
黄克功被处决后,老百姓无不称颂共产党解决依法办事,为人民群众树立了严守法纪的榜样。不少民主人士更是交口称赞:像黄克功这样的革命功臣,一旦 犯罪就坚决处决,共产党的纪律如此严明,真是古今罕见,伟大!伟大!就连那些一开始就借“黄克功案件”拼命鼓舌摇唇、大作攻击文章的反动报刊,也哑口无言 了。
——摘自《档案时空》,2003(5)
1、案例讨论:
(1)结合本案例说明从严治党、从严治军的重要性。
(2)人们对处理黄克功案件的不同看法反映出什么问题?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所面临的难题谈谈你对毛泽东所说的党的建设是一个“伟大的工程”的认识。
2、案例点评:
黄克功过去对革命有大功,但是,他现在犯了大罪,如果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并无以教育一个普通的人。故此,毛泽东 亲批枪毙黄克功,并要求一切共产党员,一切红军指挥员,一切革命分子,都要以黄克功为前车之鉴。这一案件的处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从严治党、从严治军的决 心。不管什么人,不管他过去对革命有多么大的功劳,一旦犯了罪,决不以功顶罪或罪减三分。黄克功案件的公正处理对于教育广大干部认清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 质,自觉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和影响,同时也为教育、挽救更多干部提供了反面教材。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久经磨难而不衰,一个 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党始终把自身建设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坚持从严治党、党要管党的方针,重视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
案例4 国共携手
1、 案例呈现:
1982年7月24日,当年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的儿子廖承志,给这所学校校长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写了一封信,信一发表,就像海峡间的涛声拍击人心,两岸中国人发出盼望统一的呼声。
廖公感怀旧事,在信中回顾了一段历史,:“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作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
廖承志亦知一二的那次合作即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国民党与共产党第一次携手合作。这次大会的宣言,对三民主义重新进行了解释,这就是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贯彻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成为两党合作的共同政治基础。
首次国共合作,以广州为中心汇集了全国的革命力量,很快就打开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新局面,这次合作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2、案例讨论:
(1)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是什么?
(2)国共两党第一次携手合作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案例点评:
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策略原则,统一战线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923年6月,中共三大确定建立国共统一战线,历史证明是正确的。它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利用国民党在北洋军阀统治地区的合法地位,公开或半公开地发动和组织群众,发展革命力量;同时也利于改造国民党,使国民党获得新生。1924年1月 国民党“一大”在广州的召开,标志着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联合战线正式形成,成为中国革命高涨的起点。这次合作点燃了大革命的熊熊烈火,谱写 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壮丽诗篇。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革命洪流,从南海之滨的广州涌向长江两岸,势不可挡,它震撼着旧世界,给苦难的 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同时,第一次国共合作还证明,国民党与共产党“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案例分析>>>
 
第四章
 
案例1:建国初期的治理
案例呈现
建国初期,国际国内形势是错综复杂的。在国内,解放战争并未结束,除台湾外,沿海岛屿还有舟山、马祖、金门、海南尚待解放;在大陆上,两广和西南的云、贵、川以及新疆、西藏都在国民党的统治下,战争还要继续进行,军费是一个相当大的负担。
国民党政府遗留下的几百万军政人员,到1950年最高峰时,这些俘虏达到550万人,加上国民党政府的350万公职人员,共计900万人。他们是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因此,对他们采取了包下来的政策。
旧中国的工业和农业都极其落后,从1937年到1949年,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国民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新中国建立时,工农业生产远没有达到战前的水平。从农业来看,抗日战争以前全国粮食的最高产量为2800亿斤,而1949年大约只有2240亿斤。1950年计划增产100亿斤,距离战前最高水平还差很远。棉花生产的情况更坏,只有战前的一半左右。当时农村每人每年的收入约400斤粮食,需要向国家缴纳80斤公粮,这个负担是相当重的。
1949年我国现代工业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主要产品同历史最高年产量比较,煤减少48%,铁减少86%,钢减少83%,棉纺织品减少25%以上。由于农业生产没有恢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品维持正常生产都很困难,而且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出现了空前的恶性通货膨胀,市场极为混乱。以上海为例,与战前相比,物价上涨高达200倍,城乡人民购买力低下,商品卖不出去,使工业受到极大的影响,大批工人失业。
交通运输亟待恢复。当时全国有铁路2万多公里,除了东北(占40%左右)因解放早得到恢复外,关内的铁路尚在逐步恢复之中。航运可供使用的船只很少,大都是吨位小的沿海、内河轮船,许多海轮被国民党胁迫到台湾或香港。
工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商品流通不畅,这就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当时农村负担占国家财政收入的41.4%,城市负担占38.9%,而实际上许多税收,如盐税、货物税、屠宰税等,很大一部分还要转嫁到农民身上,国家企业收入只占17.1%,以上三种税收政策收不够国家的支出,还会有赤字,这就要发公债。在编制1950年国家预算时,支出的82%靠各种收入,7%靠公债,其他靠发行货币。
解放初期水旱天灾相当严重,全国有1.2亿亩耕地4000万人受灾,对这些灾民,人民政府不能置之不顾,必须采取紧急救济和生产自救等措施,这也要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
民族资产阶级中的一些人,看不起共产党,认为这些“土包子”只会打仗,不懂经济;能够治农村,管不好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有人说:“共产党军事100分,政治80分,经济是0分。”一些投机商公然和政府较量。
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与扰乱,也是造成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当时沿海港口的海运极为困难,南方许多岛屿还被国民党军队所盘踞,对外贸易主要是与苏联及东欧国家进行。许多我们需要的物资无法取得。
形势确实是严峻的。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总是盼望着共产党失败,他们说::“共产党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有些民主人士也担心共产党缺乏经验,治理不好国家。
全国人民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毛泽东说:“我们面前的困难是有的,而且是很多的,但是,我们确信: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的英勇奋斗所战胜。”在 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意气风发地投身于经济建设之中。三年之中,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从根本上扭转了国民党政府留下来的混乱局面。实现了政治、 经济、社会的稳定。许多生产项目取得超过预期的成就,国民经济的恢复提前实现了。
案例讨论:建国初期的国情是怎样的?
案例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过渡的新的历史阶段。但是我 们面临的并不是一幅繁荣昌盛的景象,而是一个烂摊子,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经受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考验。对中国国情的分析为由新民主 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奠定了基石。
案例2:“银元”、“米棉”之战
案例呈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面临着一个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即市场不稳,物价飞涨,这严重影响着社会秩序和人民政权的巩固。为了制止由于 投机资本操纵而加剧的市场混乱,稳定物价,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政府,依靠国营经济的力量和老区人民的支持,果断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继 组织了同投机资本作斗争的两次大的“战役”。
首先是“银元之战”。各大城市军管部门和人民政府,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明令严禁金条、银元、外币在市场上自由流通,一律由人民银行挂牌收兑,规定人民币为唯一合法货币。投机商对此令置若罔闻,继续扰乱金融市场。在上海,甚至扬言;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1949年6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出动军警查封了金银投机大本营“证券大楼”,逮捕法办首要投机分子238名,学生打击了破坏金融的非法活动,巩固了人民币的地位,对稳定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
“银元之战”之后,投机资本家并不甘心认输,他们认为“银元之战”是人民政府靠政治力量取胜的,就又将投机目标转向粮食、棉纱、棉布、煤炭市场。 在他们的哄抬下,全国物价一日三涨,上海涨价尤其。这时国民党特务叫嚣:“只要控制了‘两白一黑’(大米、棉纱、煤炭),就能置上海于死地。”
面对投机商人的猖獗活动,毛泽东领导的中央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平抑物价的工作,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批示以陈云同志为首的中财委,依靠刚刚建立起来 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全国范围内调动和集中足够的粮食、棉纱、棉布等重要物资,选择适当机集中抛售,给投机商人以毁灭性打击。中央人民政府从11月15日至30日,每日从东北调动1000万至1200万斤粮食入关,加紧华中棉花东运,把陇海沿线积压的纱布运至西安。在此期间,天津、上海、西安等大城市都准备了足够抛售的粮食、棉布、棉纱等物品。经过周密布置和充分准备之后,选择市场物价达到高峰之机,于11月25日在全国各大城市统一行动,集中抛售。大量物资涌入市场,使投机资本家措手不及,吞食不下,26日市场物价立即下降。连续抛售10天后,粮、棉等商品价格猛跌30%到40%。投机商人哄抬物价的阴谋破灭竟相抛售存货,但是市场已经饱和,愈抛愈贱,愈是不易脱手。不少投机商人借高利贷抢购囤积的,结果不驻所囤货物亏本,而且还要付出很亮的利息,两面挨耳光,其中许多投机商因亏损过多不得不宣告破产。
案例讨论:什么是“银元”、“米棉”之战?“银元”、“米棉”之战有何重要的意义?
案例点评:建国初期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党中央作出了整顿和恢复国民经济的决定,打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争,使国内外那些对共产 党能否搞好经济持怀疑态度的人士也不能不对共产党表示钦佩。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能在军事上、政治上取得胜利,而且也能把经济工作做好。
案例3:“荣先生来了,欢迎你!”——毛泽东与荣毅仁
案例呈现
从一个民族资本家到共和国的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的经历颇有些传奇色彩,在对荣毅仁的一生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中,有一个人对他来章是会永远铭记在心的。几十年来,他一直怀着崇敬的心情来看待这位伟人。这就是毛泽东。
“我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是在1950年6月。”荣毅仁回忆道,“当时,我作为特邀代表之一,列席了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并荣幸地参加了毛主席在中南海熙年堂为列席代表举行的宴会。在我走近熙年堂时,毛主席已站在门前热情迎候。人民领袖的谦逊,温暖人心。他握住了我的手,说‘荣先生来了,欢迎你!’毛主席的手,又柔软,又有力。使我初进中南海的拘束感顿然消释。”
荣毅仁出身民族资产阶级家庭,青年时期开始掌管家庭的部分企业,成了民族资本家中的“少壮派”。出于爱国之心,上海解放时他留了下来。但他和其他 资本主义工商业者一样,对生活在新中国今后的命运,仍怀有一种忐忑不安的心理。“毛主席当时觉察到了我们这种矛盾的心理,便对我们说,只要大家把个人的前 途和国家的前途联结在一起,个人都有前途。”“毛主席还鼓励我们要为人民做好事,要一贯地做下去。好事做得越多,人民的奖励也就越多。人民是不会忘记 的。”
尽管有较大的资本和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可荣毅仁一家的事业在旧中国仍未能幸免于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劫难和国民党腐败政权的压榨,通过办实业振兴国 家的愿望也不能实现。当他看到新中国成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的成就和党中央、毛主席对民族资产阶级所采取的政策,荣毅仁深切体会到听毛泽东的话,走社会 主义道路,国家就能发展,人个也才能有前途。
荣毅仁还回忆道:“1955年10月在北京的一次会议上,当我见到毛主席时,我曾向他表示,希望他能抽出时间到上海去。1956年1月初的一天,我正在上海的公司里上班,突然接到通知,说毛主席来上海了,要去视察申新九厂。我赶到厂里不久,毛主席坐着汽车来了。当时我真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想不到在北京对他章的那句话,他竟记在心上了。”
荣毅仁说:“毛主席在50年代的章话中,几次提到了我的名字,并以我的追求进步的事例说明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工作在国际和国内产生的重大影响。这使我百感交集,我为毛主席对我的关心和重视所深深感动。他的话激励着我,更坚定了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案例讨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改造企业和改造人同时并举”的方针?
案例点评: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对人的改造,把企业的改造同人的改造结合起来。首先,对资本家进行思想教育,经常组 织他们学习,引导他们参加各种政治实践活动,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前途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认识。一方面使他们认识到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已是大势所趋,;另 一方面,使他们了解党对资本家实行团结、教育和改造的方针。其次,本着“量才使用,适当照顾”的精神,给与资本家及资方人员以必要的工作安排,使他们逐步 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再次,在生活上“包到底”,给资本家以高薪。从本案看出,“红色资本家” 荣毅仁对共产党改造政策逐渐拥护的心路历程。
案例4:“小脚女人”
案例呈现
为了加强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领导,中央成立了农村工作部,邓子恢于1953年初调中央农村 工作部担任部长。邓子恢对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强调慎重、稳步、秩序渐进。提出:“必须坚持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的方针,必须发展一批,办好一批,在办好的基础 上求发展。认为“这一批社会主义据点,将是吸引中贫农战胜乡村资本主义的基本阵地,巩固这一阵地,打好基础,尔后稳步前进,就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否则仍 要走回头路,要快反慢。”他的这些主张是在认识了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特点后提出的。因为我国土地私有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合作化的历史却很短,所以必 须考虑农业的特点和农民的习惯及承受力。他认为,初级社具有半私半公性质,农民通过土地入股入社,既能增产,土地又能参加分会使农民感到太突然,对生产会 产生不良影响。另外,他认为农业合作化运动应与工业化的进度相适应。因此,他主张在合作化发展速度上要稳妥,在数量上要少,在质量上要好,在规模上要小, 逐级过渡。他的发展计划定为从65万个社发展到100万个,翻半番。
邓子恢的观点与毛泽东的观点发生分歧。毛泽东认为农村关系紧张,是由于地主、富农和富裕中农对社会主义的反抗,而不是因为政府多购了70亿斤粮食。他认为,农民叫缺粮大部分是假的,是阶级斗争的反映。因此毛泽东主张全面规划,加快步伐。他在1955年7月31日《关 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对邓子恢等同志的意见进行了批评他开门见到山地说:“在全国农村中,新的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的高潮就要到来。我们的某些同志却像 一个小脚下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老是埋怨旁人说:走快了,走快了。过多的平评头品足,不适当的埋怨,无穷的忧虑,数不尽的清规和戒律,以为这是指 导农村中祖宗主义群众的正确方针。否,这不是正确的方针,这是错误的方针。”甚至还指责说“有些同志被几十万个小型合作社吓昏了”,被“胜利吓昏了头 脑”,是“从资产阶级、富农,或者具有资源共享本主义自发倾向的富裕中农立场出发。”他认为这些都是“右”的错误,要克服掉。因此,他否定了邓子恢提出的 农业合作社翻半番的发展速度,要求在1955年下半年,全国农业合作社要在65万个的基础上增加1倍,达到130万个。在毛泽东的号召下,农业合作化的速度越来越快。
案例讨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主要存在什么问题?
案例点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时间遗留了一些问题。”但总体来说,这些偏差同社会主义 改造的巨大成就相比,是次要的,非主流的。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正是今天改革中需要解决和正在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
案例分析>>>
 
第五章
 
案例1 由社会主义本质所想到的
1、案例呈现: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是一个物质匮乏和“票证”的时代。那年代有钱不一定能买到物品,必须两票兼备(即钞票和 购物票),一切都是计划的。人民不能像我们今天这样随心所欲地买东西。邓小平继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慢了不是社会主义”之后,又提出“社会主义的 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这些朴实而又富有远见的话语,充分体现了他体察民情,知道什么是人们所需要 的。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的题中之意就是:按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改革开放。只 有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只有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才能实现共同富裕。1990——2001年间,GDP总值年增长9.3%,比同期世界2.5%左右的经济增长率高近7个百分点;2001年的GDP达95,933亿元,比1990年增近2倍,排名也有1990年世界第十位、发展中国家的第二位,跃升到世界第六位、发展中国家的第一位。粮食、肉类、钢铁、煤炭、水泥、数字程控交换机等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与那个“票证”年代相比,我们不但可以随心所欲地购物,而且可以尽情地享受发展的成果。我们的外汇储备从1989年地50.5亿美元已增加到2004年的6000亿美元、外资直接投资达500多 亿美元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但同时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是没有问题的。这些年来,我们好象强调市场经济,是不是相对多了一点;强调社会主义,是不是少了 一点;在说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则强调它的发展生产力的本质,即效率优先的方向相对多了一点;而强调它的共同富裕的本质,即重视公平的方面相对少了一 些。如果不强调社会主义,如果不重视共同富裕的方向,那么我们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必然是人们所称的权贵经济、两极分化经济。”邓小平早就告诉我们:改革造 成两极分化,改革是失败的。当然我们一定能够避免这样的结果出现。为此党中央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老东北、中部崛起、东部跨越式发展等因地制宜的政策。
25年的改革开发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并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良药。经济发展在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也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在GDP近些年来以10%左 右的速度递增,但与此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与日俱增:“三农”问题、失业问题、拆迁问题以及日益严重的两极分化问题都在考验着中国的经济、中国的领导和中 国人的智慧。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像人们本来所希望那样促使社会走向多元社会。中国社会群体间的、地区间的发展、收入分配极为不平衡,潜在着社会动荡的危险。
2、案例讨论:
(1)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我国经济有何指导作用?
(2) 如何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
3、案例点评:
经过长期探索和民情的体察,邓小平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慢了不是社会主义”,进而在南巡章话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共同富裕。”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也产生了一些社会问 题,为此,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具有相当高的战略意义。但问题是如何具体推进和实施这一理 念。建立一个和谐社会的问题从本质说是一个改革的问题。虽然党中央已经实施了一些亲民的政策,但这只是在短期内有一定的作用,若没有制度上的参与机制,仅 仅是领导人的亲民政策,远不能解决上述社会问题,更没有保障来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从政治上说,要实现和谐社会,关键是让各个阶层都有他们的渠道参与政 治,反映问题,发出他们自己的声音。只有建立一种公平的政治机制,才能达到政策上的和谐,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
案例2 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
1、 案例呈现:
现象与本质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有本质,必有现象。
现象是事物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事物的本质在各方面的表现。依据这一唯物辩证法原理,可以认定: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 系,是社会主义本质在各方面的表现。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我们大致可以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制度两个方面来把握社会主义现象。
从社会生活方面说,马克思、恩格斯描述了这样美妙的情景:人人都受到良好的德、智、体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方面的教育,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能自觉 地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在政治、经济、思想和个性方面都得到彻底解放,成为社会、自然和自己的真正主人;劳动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 要;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整个社会变成了“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 条件”。
从社会制度方面说,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阶段)消灭了私有制,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消灭 了商品货币关系,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实行产品经济;国家失去政治职能,不再具有政治压迫性质,只有社会管理职能;等等。上述社会主义现象是马克思、恩格斯 设想的,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很长的时间里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样式去建设社会主义的。它寄托着人们追求美好社会的理想,是激励人们努力奋斗的目标。
中国社会主义的现象仍然可以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制度两方面来概括。
从社会生活方面说,物质文明上表现为奔小康、求富裕的极大努力,精神文明上表现为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极大努力,社会风气上表现为弘扬正气、扬善抑恶的极大努力。
从社会制度方面说,经济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 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制度。政治上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此外,与社会生活、社会制度密切相关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方针以及国家的政令、法律、法规等等也都是社会主义现象。
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可作如下的分析。
第一,两者是对立的。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外在特征,是可以被人们所感知的,有些(如社会生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主义本质存在于 社会主义内部,不能被感官所直接感知,只能用抽象的思维方式才能把握。社会主义现象是丰富的、生动的、易变的(比如,社会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制度体制是可 以创新的、政策法规是可以修订的,等等);社会主义本质则是深沉的、单纯的、贯彻始终的(但有个逐步展现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现象,尤其是初级阶段的社 会主义现象因国、因时而异,是个别的、具体的,从而也是片面的(例如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会产生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社会主义本质则是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第二,两者是统一的。两者互为存在的前提,不可分割。没有脱离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主义现象,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发育的程度,直 接决定着社会主义现象的样式。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外露和表现,其样式的不同又反映着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发育的状况。
第三,弄清两者辩证关系的重要指导意义。由于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是对立的,就不能把社会主义现象当成社会主义的本质。比如,公有制、按劳 分配、无产阶级专政、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都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它们在实现形式上的变化或暂时中止(这里单指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的暂 时中止)都不会动摇社会主义的本质。弄清这点,有利于人们更加进一步地解放思想,澄清各种疑惑,脚踏实地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于两者具有统一 性,在建设社会主义(哪怕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征程中,就不能不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就不能不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的 政治制度,就不能不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乃至重大的方针政策。如果这些东西都不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就无从体现,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就会动摇。
2、案例讨论:
(1)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是什么?
(2)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3、案例点评:
中国目前搞的社会主义远未达到马克思、恩斯斯所设想的程度,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1987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的谈话中 说:“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 优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也就是不够格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和最大的实际,必须实事求是,充分看到这一点。邓小平同志说我 们以往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不是说我们以往对社会主义问题一无所知,而是指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及社会主义现象的个性特 征。应该说,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现象的描述是最有水平和最具普遍性的。邓小平同志坚决主张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这对于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现象的个性特征以深刻的启迪。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最权威、最科学的概括。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政治制度、思想意识、经济制度等方面建构了一定的社会主义现象,跨越了“卡夫丁峡谷”,是中国历史上的巨大进步,是中国共产 党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但是,发展生产力的峡谷是不能跨越的。目前中国社会主义现象比合格的社会主义现象相差甚远,与缺乏来自生产力方面的强有力的支持 密切相关。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难从中国社会主义现象中看出合格社会主义的雏型,不难听到向合格社会主义前进的坚实的脚步声。在实践中,我们既要透过社会 主义的现象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同时还要大力营造、充分利用社会主义的现象,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让人民群众 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义。
案例 3 从数字看变化:中国成为世界发展最快国家之一
1、案例呈现:
国家统计局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经济结构逐步合理。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 624亿元人民币增加到 2001年的 95 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为9.4%,超出世界同期年均增长率6.1个百分点,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在产业发展方面,国家统计局认为,目前中国三大产业全面发展,买方市场基本形成。2001年农业增加值达 14 610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 1978年增长1.85倍,比 1989年增长六成,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截至2001年,谷物、棉花、油菜籽、水果、猪牛羊肉等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粮食供求实现由短缺向总量平衡,丰年有余转变。1979年至2001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达11.5%;2001年工业增加值已达到 42 607亿元。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截至 200O年,彩色电视机、煤、水泥、化肥、钢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从1978年到2001年,中国共安排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投资达67 793亿元,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中国最大的两项水利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工程都实现了截流并进入施工高峰,其中小浪底工程已经发电;世界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广州蓄能水电站竣工;全长1262公里的第一条国道主干线京沪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此外,邮电通信设施发展迅速,覆盖面迅速扩大。2001年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已达1亿多户,位居世界第一位。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进出口总额2001年为 5 000余亿美元,由 1978年的第25位,上升到仅次于美国、德国、日本、法国和英国的第六位。2001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为497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约八成在华投资。外汇储备2001年达到 2122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总体上基本实现小康。国家统计局称,从农村居民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 134元,2001年达到 2366元,其收人水平实现温饱有余,部分地区已实现小康。城镇居民200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已经整体上实现小康。
当然,国家统计局也不讳言:中国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诸如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经济增长质量不高问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各收入阶层间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保障滞后加大了城乡部分群众生活的困难,以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等,并提请有关方面继续给予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2、案例讨论:
(l) 从这些统计数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变化?
(2) 我国“成为世界发展最快国家之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3、案例点评: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根据世界银行2002年发布的数据,按照购买力评价法计算,1980年至2000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4%,仅次于美国;对全球贸易增长的贡献是4.7%,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
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1990年增长近两倍,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 第六位,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一,这标志着中国已名副其实跨入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这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事件,是一个人口众 多、底子相对薄弱、国土辽阔的发展中大国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取得的一个值得骄傲的伟大成就。正是不自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了生产力 发展的大跨越,才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正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 共同富裕。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和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创造出比先前的经济制度更高的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生 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经济结构逐步合理;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9.4%,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位;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总体上基本实现小康。 这不争的事实雄辩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说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逐步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共产主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案例2 市场经济姓“杜”还是姓“资”
1、 案例呈现:
2002年春天,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根本上回答了当时中国思想理论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掀起了改革开放的强大势头。从此,中国经济作出重大调整,驶入快速发展的车道。这股势头,一直保持到了今天。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率平均在9%左右;十年来,中国向全世界展示了前所未有的改革与发展的新气象:
1994年,我国开始尝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务院确定了百家试点企业名单。
1995年我国经济提前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并制订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口号。
1996年,国民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既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又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这一年的夏天,香港回归。百年国耻,一朝扬眉。
1998年,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战胜了史无前例的特大洪水。这一年在金融危机席卷亚洲的危急时刻,中国成功抵御了金融风暴的冲击,在国际上赢得了崇高声誉。
1999年,我们迎来伟大祖国的50华诞,澳门继香港之后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2000年,随着第九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一万亿美元。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消除了贫困,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里程碑。
2001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北京申奥获得成功,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这一系列载人史册的事件使这一年成为“世界中国年”。也是在这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了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江泽民同志的“七一”章话,掀起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
2002年,我国“十五”计划开局良好,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着旺盛的活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深入,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进一步巩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奋斗伴随艰辛,成就来之不易。十年来的辉煌,来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来自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开拓的思想解放的新境界,来自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奋斗。
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前进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问题和曲折。从1989年下半年起。“左’的东西 就有些抬头了。有人说;“改革开放要收一收,该抓阶级斗争了。”有人说;“乡镇企业是不正之风的风源,经营机制有资本主义的。”对于经济特区、对于乡镇企 业、对于外资、对于个体户,出现了不少不利的传言,不少人的思想产生了迷茫。当时争论的焦点有两个:一个是姓资问题,再一个就是市场经济问题。
1990年2月22日,北京某大报发表文章,提出了这样一个带有根本性的质问:“推行资本主义化的改革。还是推行社会主义改革?”作者主张凡事都要问一问姓社姓资,并且强调说这是改革道路上两个方向、两条道路的斗争、1991年3月22日, 上海《解放日报》发表文章,不同意上述论调。文章指出“如果我们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但是,这篇文章遭到了猛烈的指责。一些 杂志发表文章说:“不问姓社姓资,必然会把改革开放引向资本主义道路而断送社会主义事业。”“当群众不敢、不顾和不想问一问姓社还是姓资的时候,我们国家 会成为什么样子呢?”
与此同,苏联和东欧发生了震动全世界的剧变。1990年8月25日,苏共中央书记处发表声明,宣布苏共中央自动解散。8月29日,苏联议会通过决议,暂停苏共在苏联境内的活动。11月5日,叶利钦下令停止共产党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随着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1991年12月 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通过宣言,宣布苏联停止存在。东欧各国也纷纷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帜。苏东剧变,给中国人的心理带来巨大冲击。不同的人对苏联和苏共的
解体,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很多人都陷入困惑之中。中国的路到底应该怎么走?
正是在人们心头充满疑云,“左”的东西干扰视听的关键时刻,1992年1月至2月, 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邓小平在谈话中旗帜鲜明地反击了“左”的思潮,批驳了“左”的谬论。他指出 “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 ‘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杜会主义,‘左’也可以 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担主要是防止‘左’。右的东西有,动乱就是右的!‘左’的东西也有。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 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
针对一段时间以来姓社姓资的论调横加干扰、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的情况,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 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 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此,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邓小平结合创办特区的实践,进一步
指出;那些起劲地鼓吹问一问姓社姓资的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以深刻的智慧和巨大的理论勇气,冲破禁区,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从而解决了困惑中国多年的难题,给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了新的目标模式。
邓小平正是对大量经济现象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思考,从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他一语击破“左’的障眼法,把人们的思想从禁区当中解放出来。邓小平进一 步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章这个道理。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 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邓小平由此发挥开来,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作了精辟的概括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以紧迫的责任感,催促改革开放要大胆前进。他接连视察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谈话。这在外人看来,似乎是没有想到的惊人之举,而 对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来说,却是经过深恩熟虑的一着棋。南方谈话关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精辟论述,关于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上“左”的新概 括,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三个有利子”理论等,都是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从理论上作出的新回答,是我国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实践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2、案例讨论:
(1) 市场经济姓“社”还是姓“资”?
(2) 关于“市场经济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的实质是什么?
(3)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的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
3、案例点评:
市场经济姓“社”还是姓“资”?其结论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不言自明的。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苏联解体、东欧各国发生了剧变、我国刚经过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的时候,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还是相当激烈的。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完全可以结合。因为我们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是经济运行的方式, 是分配资源的一种手段.而不体现经济制度的性质。因此,这两种方式无论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还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都可以使用;公有制和国家宏观调控不仅互 相兼容,而且公有制更有助于实现国家宏观调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说明我国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正确的选择。它不但没有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而且还大大增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综合国力,更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勃勃生机。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经济运行特征的基本思想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经济建设的基本实践,给人们一个深刻的印象,甚至逐渐地形成一个共识,即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也因此被看做是具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特征的东西。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开始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也逐步建立了这样的计划经济体制。
应当看到,不论是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还是在我国及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当时都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条件下,这一体制对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在较短时期内形成基本的经济基础和规模,是具有优势的。
但是, 随着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社会生产、交换和经济关系日益复杂,这一体制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实践证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 展,阻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因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就其实质而言,就是要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逐步 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发展道路。
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实践,既有效地发挥了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又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社会全面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干“市场经济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的实质在于,还没有从根本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也就是说。还没有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案例分析>>>
 
第六章
 
案例1 苏联的探索
1、 案例呈现:
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列宁从帝国主义时代的历史条件出发,论证了落后国家一国卖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 性,领导俄国劳动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论述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思想时,第一次明确地把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 阶段或低级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把“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社会”。列宁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提出了许多 创造性的见解。
首先,他对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实际上是社会主义)的 过渡时期的认识更加具体和深刻。认为过渡时期不能不兼有两种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和特征,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和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社会经济结 构的基本形式是资本主义、小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相应的基本力量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主要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 争,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是阶级斗争的新形势的继续;资本主义愈不发达的社会,过渡时期就愈长,任务愈艰巨,斗争愈尖锐;过渡时期要经过若干 阶段,在政策上要照顾到许多更小的过渡,估计到每一种过渡的特殊任务。因此,他深感马克思强调新社会诞生时的那种“长久的阵痛”不是没有缘故的。
其次,他虽然没有明确社会主义社会有哪些发展阶段,但已经察觉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他说,苏维埃俄国只能“过渡到新的、还没有长 出来的、还没有稳固基础的社会主义”,将来达到“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显然,在他的思想里有“发达的社会主义”和“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之分。而且他还有 一个提法,即从资本主义“跃进到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跃进到中级阶段”,“跃进到共产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的这些思想,反映了他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 的长期性的新认识,并察觉到了社会主义是要划分为阶段的。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的新认识、察觉到社会主义有不同发展阶段的新提法,对于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 务必从实际出发,不要超阶段很存指导意义。
过去的几十年里,从斯大林开始的苏联历届领导人以及东欧诸国领导人都没有搞清楚本国究竟处于社会主义的哪个发展阶段上。斯大林实际上没有接受列宁提出的由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要经历若干阶段的思想。1936年,他宣布“我们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1938年,苏联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就明确提出要在五年完成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建设并从社会主义逐渐过渡到共产主义。显然,斯大林错误地把社会主义社会也视为一个短暂的历史阶段,超阶段地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也没有弄清楚苏联的基本国情,基本上继承了斯大林把社会主义看做短暂的阶段的思想,认为20世纪30年代苏联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现在的任务是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他急于求成,在改革上实施了一套“左”的办法。1961年10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上宣布“20年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还制定了一个时间表。因此,人们称赫鲁晓夫的主张是“共产主义建成论”。
勃列日涅夫时期,纠正了赫鲁晓夫的主观主义唯意志论,调整过“左”的改革措施,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有一些改变。勃列日涅夫停止使用“全面开展共产 主义建设”的口号,提出了“发达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但认为已经“为顺利建成共产 主义创造了条件”。
以后,苏联领导人对共产主义的认识更接近苏联实际,1982年勃列日涅夫去世,安德罗波夫及其继任者契尔年科都认为苏联当时的社会性质是处于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起点”上,这被人们称为“社会主义起点论”。在这之前,苏联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不够准确。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执政,竭力改变过去的看法,用“完善社会主 义”取代了“完善发达社会主义”的提法,这就是“完善社会主义论”。由于苏联领导人“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对“如何认识 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不坚定,在改革中左右摇摆。最后,戈尔巴乔夫完全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用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并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辽宁省教育委员会组编:《邓小平理论教程》,73页,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
2、案例讨论:
(1)苏联历届领导人对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是怎样认识的?
(2)苏联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对我国有何启示?
3、案例点评:
(1)列宁从俄国的国情出发,提出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经历一系列阶段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 并正式把共产主义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十分强调要研究革命发展的阶段问题,但当时主要致力于研究和解决需要经过哪些阶段过渡到社会主 义问题,而来不及探索社会主义社会本身有那些阶段。斯大林在领导苏联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后。没有深入分析本国的具体国情,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建成之 日,就是向共产主义过渡开始之时,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基础上急于向共产高级阶段过渡。他去世以后,苏共领导人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是一个暂阶段的观念,相 反,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宣布,苏联进入“全面开展共产党主义社会建设时期”,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进一步宣布“20年 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虽然苏共以后领导人对共产主义的认识开始接近实际,由于苏联领导人“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对 “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也就不能在正确认识国情的基础上,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最后,必将葬送了社会主义。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曾和苏联一样,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总的来说,一直 处于不完全清醒的状态。这主要表现在,错误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脱离实际,超越国力,结果欲速则不达。可见,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深刻地认识 和掌握中国的国情,也就是不但要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而且还必须搞清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哪个阶段,搞清楚什么是现阶段 的社会主义,在现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案例2 我们党的历史上的五条基本路线
1、案例呈现: 历史上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有过五条基本路线或总路线,由于其反映客观规律的基本程度不同,带来的结果也不同。
在民主革命时期,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事实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基本路线,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取得了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后,在1953年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 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走出了一条独 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建立了必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在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反映了党和人民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是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了“大跃进’’的错误。这种盲目追求经 济发展速度、不切实际地贪多求快的结果,不但没有做到好、省,相反却造成了物质财富的极大浪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随之而来的是三年困难时期,我国社 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了严重损失和挫折。
1962年开始提出、1969年党的“九大”完整表述和正式通过的党的整 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其核心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其主要内容是:在社会主义整个历史阶段 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所以,阶级斗争要“年年章,月月章,天天 章”。由于这路线严重脱离了我国实际,在完成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用阶级斗争掩盖和代替社会主义建设,结果造 成了十年大动乱,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空前的大灾难。它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整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边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深刻认识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在这一基本路线的指引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2、 案例讨论:
(1)党的基本路线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2)党的历史上的不同的基本路线或总路线的不同结果,给我们留下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3)为什么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3、案例点评:
(1)党的基本路线或总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党制定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依据。制定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这一历史时期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和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
(2)历史证明,党的基本路线的正确与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与党的伟大事业息息相关。基本 路线正确,党的事业就发展;反之,基本路线有偏差,党和国家、人民就遭受挫折。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分析我国社会 所处的历史阶段和主要矛盾,制定出来的,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伟大实践证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是一条符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正确的基本路线,因此我们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党的基奉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 关系。
 
 
 
 
 
 
 
 
 
 
 
 
 
 
 
 
 
 
 
案例分析>>>
 
第七章
 
案例1、 夜郎大国  -- 中国历史上的闭关锁国
中国-中央大国,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把自己周围看成全是不开化的荒蛮之地:即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中华民族经过秦汉以来两千多年发展,至康乾盛世,经济取得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成就。占全世界9亿人口的1/3大国。农业、手工业、贸易、城市发展等,都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除唐宋时期,历史上的中国,与外界的经济交往很有限,特别是明清时期,基本上闭关锁国。
明朝立国初期,由于主要军事力量用于追杀蒙元残余力量,无力对付具有游击战式的分散性隐蔽性和打了就跑的海盗袭击活动。明太祖朱元璋不得不下令严 禁民间出海从事捕鱼航运和贸易等活动,以减少中国船只的损失和海盗混迹于中国船只中间对沿岸地区进行袭击的机会,同时也便于中国军队对其进行打击。这一措 施颇见成效。明永乐时期,由于中国沿海地区的安全状况大为好转,明廷于是重新开放对外通航活动,并出现了由官方组织的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郑和7次下西洋虽然是了不起的航海伟业,但其主要目的还是宣扬大明帝国的国威,并不是商务性的和国外互通有无。郑和下西洋以后,国门紧闭。明朝嘉靖年的海禁政策最严厉,“片木不准下海”。康熙皇帝收复台湾后,曾经开放海禁,晚年再次禁海。
从明清以来,西方的资本主义发展起来了,都希望到中国来开拓市场。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政府向中国派出了第一个外交使团,希望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要求通商。
这个规格很高的使团由著名的外交官马嘎尔尼率领,共700人,带了丰厚的礼品(包括最新的科技成果和一间先进的大炮),航行了9个月才到达中国。而清政府误以为英国想臣服中国,是远道来进贡的,把这个外交使团当成贡臣,把礼品当成贡品。还要求马嘎尔尼向乾隆行三跪九叩礼。马嘎尔尼不从,经再三交涉,马嘎尔尼同勤见英王一样屈膝。对于他提出建立外交关系和通商的要求,乾隆的答复是:“所请多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英国使团无果而归。《筒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点评:
中国大门依然紧闭。康雍乾三代君主,英明有为,但是面对世界范围工业革命历史性大变动、大转折,却茫然无知,毫无准备,甚至采取错误的对策,把门关上,最终导致中国的长期落后。
以至于中国人对世界依然一无所知,把西方先进技术称为“奇技淫巧”。马嘎尔尼离开中国47年以后,列强用重炮轰开中国大门。中国被动开放。
案例2、经济特区的建立
1979年初,经广东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在深圳、珠海试办出口特区并直接向中央提出建议。7月15日,中央、国务院做出试办特区的重大决策:“关于出口特区,可先在深圳、珠海两市试办,待取得经验后,再考虑在汕头、厦门设置的问题。”
这一建议引起了争论。担心国门一旦打开,资本主义的东西会如洪水猛兽涌进来,因此,产生了用铁丝网将广东与闽、赣、湘、桂诸省区隔离开来的想法。 但是邓小平表示赞成与支持。邓小平谈到延安当年那么小小一块地区,后来竟打下那么大的江山。他说:“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 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1980“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8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标志经济特区正式诞生。
1981年5-6月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广东、福建两省和特区工作会议。统一了对特区的认识,为特区制定了一整套政策措施。至此,四个特区建设全面展开。
在特区建设过程中,不少人对这个全新的事物不理解,甚至怀疑。有人问:把外国和港澳的私人资本引进来,符合马列主义原则吗?有人问:特区会不会成 为新的“租界”和“殖民地”?有的人甚至认为,特区除了飘扬的国旗是社会主义的,是红色的之外;其它一切都是资本主义,是白色的。不同意搞经济特区的人 说,这是一个资本主义或者西方殖民主义的试验场。
针对这种种“左”的疑问和指责,1984年1月至2月,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特区。并分别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珠海经济特区好。”“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
点评:
这次考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不但鼓舞了特区建设者的信心,而且为围绕特区的争论作了权威性的总结。邓小平提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 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 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邓小平文选》第3卷51-52页)特区经济应由内向型转为外向型,这是检验经济特区办得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
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经济开放的步伐。
经过长期的争论和准备之后,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做出《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和《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正式诞生。
            
案例3、“海尔”的创新战略: 创新来自细节
2001年6月12日,在中国科学院创新战略论坛的第三次讲座中,第一位来自企业界的人士张瑞敏面对来自中国科学院的100多位“金头脑”,讲的却是“海尔”的小动作—开发容量只有1.5升的小洗衣机,给小冰箱加一个折叠板可以当桌子用。每当提到这些细微的但又非常体贴的小发明、小设计,张瑞敏都充满了自豪:正是无数次诸如此类的不太起眼的小改动,铸造了海尔不断发展的灵魂——创新。
能够登上中国科学院创新战略论坛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面对的是来自中国科学界顶级人物,能够讲得听众聚精会神、踊跃参与,应该说是为听众认可了,如果讲到最后引来的是如雷般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掌声,那么这位演讲者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作为登上中国科学院创新战略论坛上的第一位企业家,张瑞敏讲了海尔的小故事。
有一次他的员工告诉他,某地区的农民用洗衣机洗地瓜,结果洗衣机经常被堵住。员工感到很气愤:看来我们有必要告诉这些农民,洗衣机是用来洗衣服的 不是用来洗地瓜的。但张瑞敏想到的却是既然有这种需求,就应该满足这种需求。很快,海尔就开发了可以洗地瓜的洗衣机。其实,设计也很简单:排水管加粗,涡 轮上铺上塑料布、不漏泥就可以了。“这种洗衣机的销量并不大,但市场要细分,往往在100种商品中,销量最大的只占20%,但那80%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海尔是靠电冰箱起家的。在北美的大学校园里,海尔的一种只有60升的 小冰箱特别受欢迎,但包括张瑞敏在内的海尔人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卖得好。为了打开这个问号,张瑞敏特地派数人到美国校园里调查,后来发现销量大的原因是因 为海尔冰箱的顶部最平整———在美国的学校宿舍里,空间同样狭小,这种小冰箱的顶部就可以当桌子使用。受到启发,海尔在冰箱顶部加了折叠板———桌面更大 了,后来他们又采用了他人的建议,在桌面下加了一个抽拉板放键盘,这样这个小冰箱又变成了一个电脑桌。
点评:
这样的发明尽管小,但它们对海尔的发展无疑是极其强劲的推动力,正如张自己所讲:创新是海尔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张的报告之前,主持报告会的中国科 学院副院长陈宜瑜讲到,中国科学院正在按照国家的战略部署,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目标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原始性科学创新、 加强战略高技术创新。看来,不管是在企业界还是在科技界,创新都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
            
            
 
案例分析>>>
 
第八章
 
案例1 南街村---“共产主义”小区
1、 案例呈现:
河南省临颖县城关镇有个行政村叫南街村。全村有回汉两个民族,805户3130口人,2000亩耕地,总面积1.78平方公里。村党委下设22 个基层党支部,297名党员;村民委员会下设15个村民组。村企业组织——河南省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一个大企业。南街村在经营中实施“外圆内方”的策略,即对内实行按需分配,从住房到油盐酱醋都实行供给制,对外实行市场经济。南街村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全部实行集体所有制。分配实行“工资+供给制”(工资体现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供给制促进了共产主义按需分配不断增加的因素), 贯彻共同富裕的原则。工资有差别,但悬殊不大,体现三个倾向:向一线工人倾斜,向农业工人倾斜,向外地工人倾斜。村集体免费向村民供给水、电、气、食用 油、面粉、鸡蛋、啤酒、节假日食品,村民免交入托入学、防疫治病、人身保险、文化娱乐等费用,而农业税和各项提留均由村集体负担。高标准现代化的村民住宅 楼里的家电、家具、炊具、制冷、取暖设备由村里统一配置。
南街村村民始终坚持学习《老三篇》,唱《社会主义好》。南街村有90多名男女民兵,民兵日夜为毛主席的汉白玉雕像站岗。
南街村从“玩泥蛋起家”到“玩面蛋致富”,大力发展村办企业。1991年摘取河南省村办企业“亿元村”桂冠。2000年产值突破14亿元,利税6900万元。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村”和“明星村”称号。(《社会科学报》2001年11月月22日。)
2、案例讨论:
1、南街村“外圆内方”的政策应如何评价?
2、谈谈你对“南街村现象”看法。
3、案例点评:
有人说,南街村是我国农村发展的方向,是全国各地农村学习的楷模;有人说南街村是一个特例,不应广泛推广和实行,因为这种经营体制,不利于我们自 由、个性的发展,制约了人们的想象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也有的说,南街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不会有太大的发展空间,和整个经济发展趋势存在着很深的矛 盾,必将被通行的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所代替。无论怎样,南街村这些年的良好发展本身,就证明其有一定的合理性,特对别现实的南街村的现状来说,其有一定的 合理性和现实性。总之,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把人民生活放在首位,实现人民生活福裕,这是社会主义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无论哪种经 济制度或经济体制,只要能够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从中得到实惠,就是好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不能强求完全一致,要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管理方 式、多种运行机制共同发展,才符合全国各地千差万别的不同情况的具体情况的要求,这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的态度。
案例2 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与合理性
1、案例呈现: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近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的专家苏海南、徐振斌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九五”期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基本状况的分析,得出这样的基本评价: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总体上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同收入群体的分布呈现出“中、底部大,上头小”形状,基本反映出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调节的作用;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统一的分配体制被打破,根据统计数据计算得出的描述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的基尼系数比较适中。
同时他们也分析指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确实还存在着诸多不良现象和问题。例如:在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中,体制内的“平均主义分配”和体制外的“收入差距过大”两种极端现象同时并存。据调查,许多企业基本工资最高与最低标准相比,仅为3倍左右;机关单位最高工资仅是最低工资的4.28倍(不含工龄工资);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最高与最低标准相比只有2.81倍(不含工龄工资)。按行政职务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小,按技术职务(技术要素)的收入分配差距则更小。在有从有统计数据的收入分配差距来看,最高收入者与最低收入者的收入差距,每年正在以3.10%的增长速度扩大;最高收入者的消费性支出与最低收入者的消费性支出,每年正以1.81%的增长速度扩大;依据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变动情况,财富正在以1.83%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向少数富人集中。收入分配行为不规范:一是工资支付不规范,据有关方面调查汇总,2000年,全国各地拖欠职工工资共计达300多亿元;二是工资提取不规范,在实行工效挂钩企业,计划外、基数外提取工资现象较普遍;三是部分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超过工资总额4%的 标准进成本,变相提高收入;四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职位消费随意性强,缺乏合理有度的约束;五是事业单位创收活动没有规范的制度规定,分配行为不规范,透明 度低。整体收入分配结构仍不合理:一是工资收入结构不合理,制度内工资低,制度外劳动报酬高,项目繁多,未纳入工资内;二是按多种要素分配的收入比重不 大,与中央关于“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要求尚有差距。1990年至1999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工资收入占人均全部年收入的比重,不仅没有相对下降,反而上升了0.56个百分点。(新华网2001年4月30日。)
2、案例讨论:
1、 如何看待目前我国收入分配过程中存在的诸如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不规范等问题?
2、 你对我国不同收入群体的分布呈现出“中、底部大,上头小”形状这一描述是否认可?如果不,据你的观察,我国的不同群体收入是呈什么样的状态?你的家庭是处在哪一种收入水平上?
3、案例点评:
我国大多数人的收入分配基本合理;分配正在向科技含量高的行业和新兴产业倾斜,脑力劳动者、技术密集领域的劳动者以及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劳动者的收入正在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虽然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归结为近年来福利工资化起到了抵制工资比重相对下降的作用,但是,也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居民按多种 要素分配还远没有真正调整到位,其它要素参与分配还需要进一步增加比重。同时收入分配不规范所造成的收入差距过大,是不合理甚至于不合法的,已社会带来严 重的负面影响,应采取措施重点加以解决。
案例分析>>>
 
第九章
 
案例1:多党合作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1、案例呈现: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发展,日趋规范:(1)中共中央就重大问题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政治协商已基本形成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或委托有关部门召开的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达150多次。(2)民主党派在人大、政协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目前,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中有12万多人当选各级人大代表,24万多人担任各级政协委员。其中,有850人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9人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317人担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16人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3)举荐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担任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领导职务取得很大进展。目前,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在国务院有关部门担任副部长、副主任的有13人,在省一级担任副省长(副主席、副市长)或助理的有27人,全国有近万名非中共人士在县以上政府和司法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此外,全国还有近5 000名非中共人士担任各级特约监察员、检察员、审计员、教育督导员和土地监察专员、税务监察员。(4)各民主党派中央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各有关方面提出重大建议160多项,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提出重大建议2万多项,受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不少建议被采纳。各民主党派参政党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得到体现,民主党派的参政意识也不断增强。(张雨福:《多党合作制度在我国不断完善和发展——访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刘延东》,《光明日报》,2002年11月28日)
2、案例讨论:
(1)这些数字和事实说明了什么?
(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点是什么?
3、案例点评:
(1)这些数字和事实充分表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各民主党派虽然不是执政党,但也不是同执政的共产党相对立、相抗衡的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而是同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友党和参政党。
(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优点。它是马克思列宁主 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促 进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2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
1、案例呈现:
建国初,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许多地区还处在刀耕火种和原始的游牧状态,基本上没有现代工业。1949年,全国少数民族工农业总产值为36.6亿元,只占全国地7.8%。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后,在国家的帮助和指导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到1997年,民族地区农业总产值达3175.1亿元[9],粮棉油以及畜牧产品大幅增长,不仅满足了民族地区人民生活的需要,也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工业发展迅速,钢铁工业从无到有,煤炭、石油工业也迈向了机械化、现代化,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民族自治地方工产值达5237.6亿元。工业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14.8%上升到1997年的69.5%。据1998年统计,民族自治地方农民人均收入1463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达3473。5亿元。在教育、科技方面,全国已建立了12所民族院校,并在综合性名牌大学内开设了民族班。民族地方有小学9.1万所,中学1.2万所,中等专业学校579所,职业中学1401所,各类普通高校92所。民族地方科技机构有2033个,科技人员14.34万人。在文化事业方面,民族自治地方有艺术团体526个,少数民族歌舞团59个。群众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有群众艺术馆80个、文化馆站7787个。图书馆596个、博物馆134个、电影制片厂5家。广播台202座,电视台189座。民族地方出版图书8417种,4.6亿册;杂志559种,报纸322种。在卫生事业方面,各类医疗机构1.6万个,专业卫生人员达60.2万人,另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6.6万人。民族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广大少数民族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在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上,全国少数民族干部已达250万人,各类专业技术干部150万人,他们是党的宝贵财富,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事业中,在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在提高少数民族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水平以及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民族统计年鉴 1998》第二部分,国家民族工作概况)
2、案例讨论:
(1)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3、案例点评:
(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事实,为各民族之间建立平等、协商、互助的民族关系提供了条 件,推动了民族自治地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大进步。邓小平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符合我国国家统一的历史主流和社会主义原则,符合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符合各民族大杂居、 小聚居的特点,符合保障国家、民族安全和繁荣富强的要求。实践证明,这个制度既能保证少数民族在自己的聚居区内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又能维护祖国的统一和 增强各民族的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各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謦事务的权力;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 充分发挥各民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泖创造性,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与进步;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
案例3 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
1、案例呈现: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首先领导全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
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全党同志和全体干部都要按照宪法、法律、法令办事,学会使用法律武器治理国家。1986年,邓小平又强调要把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之一。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层对实行依法治国的认识不断深化。1996年,江泽民在中共中央举办的法制章座上,鲜明地提出“实行依法治国,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此后,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一个基本方针,明确载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0一0年远景目标纲要》。1997年,中共十五大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
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更加突出强调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2、案例讨论:
(1)何为依法治国?
(2)党为什么要提出依法治国方略?
3、案例点评:
(1)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 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 人的改变而改变,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意义重大。第一,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二,实行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第三、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第四,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第五,
实行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案例分析>>>
第十章
 
案例1 走近“红色感动”
——民族魂、血铸中华网站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纪实
1、案例呈现
2001年6月,团中央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开通了爱国主义公益网站“民族魂”、“血铸中华”。发黄的照片,珍贵的史料,赵家楼的火光近在眼前,救亡图存的呐喊声声声扑面。5月4日,北京十一学校不少学生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度过自己的节日———登录互联网,浏览刚刚开通的“五四运动纪念馆”。多媒体、声光电,将85年前那段扣人心弦的历史拽到今天,民族精神的光焰,在荧屏灼灼跃动。2001年6月28日,也是在北京十一学校,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周强轻击电脑鼠标,伴着《黄河大合唱》的高亢旋律,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社科院、中共党史研究室、国家档案局联袂主办的爱国主义公益网站———“民族魂”(www.chinaspirit.net.cn)、“血铸中华”(www.china1840—1949.net.cn)正式开通。两天后,就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纪念日。
一份厚礼,一次探索与出击。所有的努力为寻一个答案:信息时代,如何利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互联网,能否成为加强青少年爱国主 义教育、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新亮点?筑就网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革命历史博物馆。“红色的主页,利剑一般的华表镶嵌其间。红色,这是烈火的颜色,朝阳 的颜色,战旗的颜色。坐在电脑前,仿佛嗅到了硝烟的味道,听到了金戈铁马的鸣响,我的双眼被红色浸染,心在剧烈地震颤……”“民族魂”、“血铸中华”网站 开通10天后,一位署名“静静的吉林”的网友在留言板上这样写道。小小视窗,浓缩历史风云,汇聚英 魂万千。随时随地,轻击鼠标,就可以掀开历史帷幕的一角,聆听往昔风雨,感悟中国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 两昆仑”诠释着什么叫做民族的脊梁。“为天下人谋永福”的与妻书述说大爱大情,“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绝笔信挥写浩气丹心。闻一多“迸着血泪,呕出 一颗心来”,就想听亿万人同呼“咱们的中国!”朱自清宁可饿死、拒不领美国救济粮,只为护一腔民族骨气。“民族魂”和“血铸中华”的诞生,让美好心愿得以 实现。充分发挥互联网容量巨大、跨越时空、方便快捷、利于互动的特点,3年来,“民族魂”收录了从鸦片战争到抗击非典28万英雄楷模的生平事迹,“血铸中华”则以1840年至1949年间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展开一幅不屈奋斗的壮美画卷。互联网上,耸立起永久性、开放式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革命历史博物馆。这是一方崭新的园地,每天都在生长着创造和惊喜。
(摘自《人民日报》,2004-05-18)
2、案例讨论
(1)怎样看待爱国主义公益网站“民放魂”、‘血铸中华”?
(2)结合本案例谈谈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3、案例点评
(1)“民族魂”、“血铸中华”爱国主义公益网站紧扣时代脉搏,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正视信息时代网络文化对青少年 的影响,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开辟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天地。他们的实践表明:时代呼唤先进文化,青少年需要精神动力。与时俱 进,不断创新,在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实效性上下功夫,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筑新世纪新阶段青少年一代强大的精神支柱,大有可为。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让青少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世界上每个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有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 而这种特有的文化就成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渊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植根于当代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最广 泛地团结全国人民乃至全球华人的旗帜,是激励各族人民建设伟大祖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要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 力、创造力,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把亿 万人民紧紧吸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
案例2 公约虽小作用大
—记上海市卢湾区居民公约实践活动
1、案例呈现
“国事家事社区事,事事关心;扶弱助残献爱心,富而思进;公共设施大家护,物业添寿;饲养宠物不扰邻,和谐相处……”走进上海市卢湾区五里桥社 区,几乎每个小区和楼组都张贴有居民们制订的“居民公约”。人生活在一起,难免有时磕磕碰碰,邻里之间也免不了矛盾,一些诸如卫生、安全等“鸡毛蒜皮”的 事,法律管不着,政府又管不了,该怎么办?
2000年8月,卢湾区五里桥街道桑城小区出现了一份不同寻常的居民公约,这是一个由居民共同拟定、并且对全体居民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该小区由4幢 高楼组成,以前一些住在高层的居民随意往下抛垃圾;有的居民嫌楼下打篮球声音太吵,竟将一盆水从楼上泼下去。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引发不少邻里纠纷。于是,居 委会在组织志愿者协助物业管理加强巡视的基础上,想到了让居民们自己订立公约、自己遵守的办法。小区居民会议上,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高抛垃圾危害 大,安全卫生有隐患,公用设施要爱护,随地便溺不可取……公约初稿出来后又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在这个不到500户居民的小区,最后认可公约并在上面签字的居民达到450多户。像桑城小区这样制订居民公约的做法,如今在卢湾区已经遍地开花,全区有68个居民区制订实施了居民公约,覆覆盖率超过90%,并且形成了34个社区公约、75个小区公约和207个楼组公约。
居民公约出现后,卢湾区各社区出现了居民自觉守约或发生矛盾让公约主持公道的新鲜事。过去一些吵得不可开交的事,如今对照居民公约,许多问题在心 平气和中解决了。斜土路有家饮食店,店主向居委会反映楼上的居民经常乱丢垃圾,影响到经营和行人的安全。而楼上的居民则反映该饮食店噪音影响居民休息,门 口安全也成问题。居委会主持召开了协调会,饮食店店主同意改造设备降低噪音,并出资为居民安装照明灯和安全门,居民们也表示要共同维护环境卫生,矛盾迎刃 而解。在卢湾区,与居民公约配套的除了居民协调会制度,还有“道德点评台”,小区居民都是“道德点评台”的热心参与者,他们围绕一些好人好事和不文明的现 象开展评议。居民公约来自群众,它为广大居民所认可、接受。现在,小区里只要出现不文明的现象,就会有人站出来批评。同时,公约也激发了更多群众投身社区 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巨鹿社区一对老年夫妇为孩子们开办了双休日知识章座,被家长们亲切地称为“邻居班主任”;建德小区的70多名医生组成了“白衣天使爱心服务队”,义务为居民提供名医坐诊和上门送诊服务。这些活动不仅为邻居排难解忧,做到了小事不出楼组,更可贵的是在社区形成了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好风尚。
(摘自:《人民日报》2002年09月24日第二版)
2、案例讨论
(1)上海市卢湾区居民公约在小区精神文明建设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结合本案例谈谈如何理解‘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3、案例点评
(1)本案例是通过上海市卢湾区居民订上居民公约,搞好小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事例说明“精神 文明重在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就是重在建设,即把建设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立为本,持之以恒,贵在落实,务求 实效。重在建设,就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团结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的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上来,集中到满足人民的文化和精神需要上来,集中到加强思想 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上来。
(2)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但不同社会地位、不同职业、 不同教育程度,以及不同年龄段的人,其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并不完全一样,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和民族间经济文化需要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如何使不同层次 的人的文化需要都能得到满足,是文化建设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我们要建设的先进文化应该照顾到不同社会群体的不同精神文化需要,发展形式多样 的、不同层次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使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际成果,使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能受到教育。
案例3 “神童”退学的启示
1、案例呈现
日前,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播发了“神童”魏永康独特的成长经历。1983年出生的魏永康两岁就认识1000多个汉字,4岁掌握初中文化,8岁上县属重点中学,13岁以高分考上重点大学,17岁考上中国科学院的硕博连读。十九岁时,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退学。
笔者当时和他在同一大学求学,至今仍记得他当时备受瞩目的情景。因为他是母校历史上最年轻的大学生,学校对他的到来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校的大学 生也无不对“神童”的到来感到自豪,各大媒体亦对他展开了立体式的“轰炸”。没料到,现在他又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只是这次由“追捧”的目标变成了被 “剖析”的对象。几年光景,魏永康就走过了由“神童”到“泯然众人矣”的人生历程,演绎了一幕现代版的《伤仲永》。魏永康走过的这段人生历程,委实启人深思。
“神童”虽具有超越同龄儿童的智力,但他首先是“儿童”,同样需要遵循儿童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同样需要在与外界的社会交往中 汲取养分。而在魏永康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却发现,他的童年生活被人为地“割裂”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伙伴,没有课外书,也没有玩具。人生路上那些美丽 的、欢乐的、悲伤的、复杂的、温暖的、坎坷的际遇,也统统与他“无缘”,而这些正是孩子健康成长所不可或缺的社会土壤。
家长摆正心态、调整好期望值,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神童”由于在童年时就表现出超常的智力,很容易使父母的期望值急剧“膨胀”,在这个 时候父母保持正常的心态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可惜的是,很多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缺少一种常人的心态,对孩子除了学习没有别的要求,其他事情都是包办代替。从 魏永康的母亲“我从来没有让他洗过衣服、袜子,洗头都是我给他洗”的话语中我们读到了沉甸甸的母爱,也看到了母爱转换成溺爱所带来的直接后果。
社会也应少一些喧嚣的“炒作”,尽量避免发生“逼子成龙”、“逼女成凤”的悲剧,多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营造宽松的氛围。在魏永康上大学和考上中科 院硕博连读的过程中,媒体都对他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这无形中拉抬了社会和家长对魏永康的期望,为他的成长间接设置了障碍。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却较少关注孩 子早期的智力开发与社会心理的培育,而这恰恰是孩子早期教育中亟待关注的盲点。
“神童”不再神,令人感伤。我们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上演;我们也期盼魏永康能勇敢地从目前的艰难境遇中走出来,努力改变自己,重新塑造自己;我们更希望家长们的爱,能够成为孩子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的沃土,而不是成为负担甚至羁绊。
(摘自《光明网》)
2、案例讨论
(1)结合本案例谈谈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3、案例点评
(1)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素质、能力、个性诸方面的发展。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 容。一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进步。二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 展。人的能力包括体能、智能、技能诸方面内容。人的能力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三是人的个性的全面解放。劳动成为人的自身发展需要,成为真正自由 自觉的创造性劳动;人的社会关系得到充分的协调和发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人的认识世界的能力提高,自觉地从各种错误观念、各种偏见中 解放出来,尽可能地在诸领域中发展自己的天赋、个性,并且能最大限度地贡献于社会。四是人的价值、权利得到全面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 展,人的需要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人的需要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价值目标的实现。
(2)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和根本价值,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邓小平同志也历来重视人的发展问题,邓小平认为,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的的发展应该是一种全面的发展,其中人的全面发展居于十分重要地位,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化实现的目标之一,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性和基础性工程。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
(3)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互为基础,相互促进,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人 的全面发展同社会物质文化发展又是紧密相联的。人的智能、体能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物质文化的发展,物质文化的发展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而人的认识能力和改造 世界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又直接促进了社会物质文化的发展。物质文化水平越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生产劳动越先进,就越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离 不开先进的精神文化的武装。人创造文化,先进文化塑造人、造就人。用先进文化武装起来的人才是高素质的人,全面发展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 进步的需要,为社会作出贡献
案例4 两个“洋节”看落差
1、案例呈现
洋节正在我们这块古老而年轻的东方土地上大行其道,过圣诞节,过情人节,乃至十分热情地过4月1日愚人节。在当今这个面向全球开放的环境之下,八面来风是其必然,各种文化的相互激荡是我们必须正视的客观情势。但是,仅仅拿4月1日的愚人节与4月2日的 国际儿童读书日相比,其一热一冷,一闹腾一寂寞,还是让人觉得感慨良多。说前者闹,是好多媒体上都可见到关于愚人节的消息,最“闹”又最惨的消息,是兰州 市一对情侣成了愚人节的最大受害者,此日,男友精心策划的整人玩笑,即此日凌晨向女友提出分手后,女友竟投河自尽,女友为愚人节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愿这 不是“愚人新闻”)。晚上的电视荧屏上,还有一台香港的某电视台与北京某大学联合办了一台节目,其中有不少愚人节话题,好不闹腾啊!然而,有多少人多少家 庭多少媒体想起为孩子们过一过国际儿童图书日?
其实4月2日是一个让读者人不能忘怀的日子,尤其是今年4月2日。是日,在世界著名文学家安徒生诞生200周年之日。丹麦作家、诗人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以其不朽创作,尤其是其童话超越时空,成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大师,其童话臻于“同时适合六岁与六十岁人阅读”的化境。正因如此,1954年国际儿童读书联盟第三次大会上,设立了以安徒生之名命名的世界儿童文学大奖——国际安徒生奖,成为儿童文学界最高荣誉;也正因如此,国际青年读物局将4月2日定为国际儿童读书日(International Children’s Book Day),为全球孩子读书创设了一个节日——这仅仅是为儿童为孩子创设的一个节日吗?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已成了至理名言,成了好多读书人的座右铭。读者的作用到底多大?总是见仁见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读好书,一定会让人增 长知识增加文化增进品位。还有一点又是确定不移的,即,读书,应当从娃娃抓起,从孩提时代抓起。一代代人在成长在进步,离不开读书;一代代正直善良勤劳勇 敢的人出现,离不开读书。想想看,我们的头脑的根深蒂固的好多东西,正是童年少年时代在脑海中印下的烙印!教育学上把对孩子的教育称之为“基础性教育”, 是极形象极贴切的说法。万丈高楼平地起。人的知识、文化、品位、情操、修养,常常得益于孩提时期的读书啊!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因此,我们必须十分注 重孩子的读书;因此,我们大声疾呼:今后,请别忘了给孩子过国际儿童读书日!
教育决不只是学校的事,同时是家长和全社会的大事。我们的出版界,毫无疑问承担一份重任:不仅要为孩子们出好书,还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举 办读书活动,比如为孩子们办专题章座(同时也可宣传相关图书),在青少年中间着力播撒“读书种子”,培养“读书人口”。而新闻界则应多多加以宣传,宣传读 好书的好处,宣传好书,宣传诸如“国际儿童读书日”等节日,大力营造读书氛围和环境。各方联手,社会中,空气里,才会氤氲着浓郁的读书气息,沁香宜人,馥 郁迷人。 4月1日和4月2日两个洋节的“落差”,让人唏嘘。但同时,我们又高兴地看到,不仅一些专业出版类媒体,一些主流传媒这几天也在关注安徒生200周年诞辰纪念日,有的,也想到了“国际儿童图书日”,亮色频现。衷心希望形成风气——这样的“洋节”,这样的推动社会和历史走向文明的进步的节日,才是我们应当格外关注,格外青眼相加的节日。
(摘自《光明网》)
2、案例讨论
(1)怎样准确理解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
(2)如何理解发展先进文化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之间的关系?
3、案例点评
(1)先进文化,应当是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顺应人类文明 发展趋势、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大力倡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 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着先进文 化的性质和方向。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 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励和支持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一切有 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
 
 
 
 
 
 
 
 
 
 
 
 
 
 
 
 
 
 
 
 
案例分析>>>
 
第十一章  
 
案例1 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政协抨击假大空现象
1、案例呈现
“不要再玩锦上添花的形象工程。”“大树特树诚信之风。”
正在北京举行的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200多位全国政协常委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纷纷建言献策,一些常委们将矛头直指 和谐社会的不和谐之音——社会经济领域存在的“假大空”现象。碘超标奶粉、疫苗造假、毒大米、假种子、假农药、劣质化肥……当前,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已经 成为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害。各种各样的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城市尤其是乡村,不仅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而且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政协常委瓦哈甫?苏来曼说,假冒伪劣之所以屡禁不止、屡打不绝,对造假者的处罚成本过低、打击力度不够是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的惩罚力度不仅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瓦哈甫?苏来曼建议,建立打击假冒伪劣行为领导协调机制,加强立法工作,尽快健全和完善打击假冒伪劣行为法律体系,提高罚款额,延长企业惩戒治理期限,以及加强对打假工作的监督检查。
广场比天安门大、贫困县里办公楼豪华奢侈……多年来,党和国家多次发出指示,要求各地不搞形象工程,但却屡禁不止。一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在一些 地方甚至贫困县市愈演愈烈,引起群众强烈反感。政协常委萧灼基指出,为提高城市的形象和知名度,建设一些反映城市特征的“形象”工程也无可厚非。但目前中 国经济还不发达,我们必须节约一切财力、物力、人力,用于社会经济建设,用于扶贫解困,用于急需的公共投入。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扶贫工作已经取得巨大成就。贫困发生率从1979年的30.7%下降至目前的3%。但是必须看到中国当前贫困情况还相当严重,全国平均每6.5人中,就有一人为赤贫者。
萧灼基指出,中国有限的资源,不应该本末倒置用于锦上添花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而应该用于急需的扶贫工程。这才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公款追星、不孕广告满天飞……政协常委曹圣洁在分析现在社会上种种“作秀”现象时表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是重要内 容。在社会道德的要求方面,中国传统道德一向注重“言而有信”、“民无信不立”,然而近20多年来,西方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蔓延,社会上道德失衡,损人利 己、尔虞我诈的现象比较严重,公民道德建设急需加强。
曹圣洁建议,道德的实践不仅是依靠理论教育,更有赖于习俗,以及社会氛围的形成。要达到“诚信友爱”的社会,必须大力树立这方面的正气。建议政 府,特别是宣传部门不仅把“诚信”当作标语口号来宣传,更要对“诚信”之风大树特树,对于弄虚作假的行为无情地揭露鞭挞。只有教育和赏罚双管齐下,才能收 到应有的效果。
(摘自《光明网》)
2、案例讨论
(1)结合本案例谈谈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历史背景
3、案例点评
(1)和谐社会一般意义上是指社会成员能实现各尽所能、各展所长,社会各阶级、阶层和利益 群体之间能够良性互动,利益分配能够公正,社会能够实现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的一种社会。和谐社会是一种状态,而不是社会形态,既然是一种状态,它就可以体 现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也可以体现在同一种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 发,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相适应,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和以追求更高和谐状态为理想的新型的和谐社 会。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框架基本形成,我国社会活力大大增强,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但与此同时,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 发展、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都面临着不少新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党如何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如 何有效地整合社会关系,促进各种社会力量良性互动;如何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如何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保障全体社会成 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如何建立健全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体制和机制;如何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和技术的合作与竞争等,就成为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不可回避的重 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着眼于我们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着眼于我国社会已经和正在出现的深刻变化而提出来的。
案例2 警惕“拉美陷阱”
1、案例呈现
80年代拉美地区GDP年均增长率仅为1.2%,人均GDP则是负增长0.9%,以被称为“失去的10年”,出现了世界经济的“拉美陷阱”。
大部分拉美国家工业化起步较早。从20世纪50年 代中期起,拉美许多国家全面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工业发展战略纷纷由初级产品出口为主转向进口替代工业化为主;各国政府集中资源和要素,重点和优先发 展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的基础设施,并且巨额投资制造业。这期间他们实施了牺牲“三农”利益、扶持“幼稚工业”的产业倾斜政策,和一系列吸引外国资本向制 造业投资的优惠政策。工业年均增长8%以上,国民经济年均增长6.5%。到20世纪60年代,拉美国家经济全面“起飞”,除个别国家外,拉美主要国家人均GDP一举突破1000美元大关,有的国家人均GDP达到1500美元左右。在短短的十多年内,拉美国家依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强大动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人均GDP从400多美元一下提升到1000多美元,创造了被人们普遍赞誉的“拉美奇迹”。
然而,“拉美奇迹”背后,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最突出的是经济与社会的畸形发展,城乡二元矛盾突出;分配不公,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大量的城市贫民和 失去土地的农村移民陷入严峻的生存困境之中;从而导致社会动荡和政局动荡,以及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外债危机,使拉美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急速下滑,进入80年代出现了持续的衰退。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 代,拉美各国政府先后进行了两轮经济改革。第一轮主要是改进进口替代工业化。其政策导向是从一般消费品进口替代为主转向耐用消费品和相关资本品进口替代为 主,从吸纳外资直接投资为主转向吸纳外资信用贷款为主,从政府直接干预经济运行为主转向自由化市场调节为主,从本地区内部开放为主转向地区外世界性开放为 主。第二轮改革的重点是以“后进口替代工业化”取代以往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所谓“后进口替代”就是以国外市场为导向的进口和出口相协调、外贸和内贸相协 调、外向和内向相协调。其主要内容是以制成品加工为中心的对外贸易自由化、国民经济外向化和经济体制市场化。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矛 盾,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这些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或超越拉美国家经济增长型的传统发展观念、道路、模式和战略,使拉美国家经济发 展与社会进步、人与资源和环境、城乡以及区域发展、国内发展与国外发展等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全局性矛盾,非但没有破解反而不断扩大和激化。90年代后期,拉美地区经济严重恶化,无论是GDP,还是人均GDP的增速双双下跌。整个90年代,拉美国家GDP和人均GDP虽然略高于80年代,但远远低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奇迹”时期,以致使人们认为是“难以跳出的拉美陷阱”。
(摘自《光明网》)
2、案例讨论
(1) 什么是“拉美陷阱”?
(2) “拉美陷阱”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3、案例点评
(1)何谓“拉美陷阱” 所谓的“拉美陷阱”,是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拉美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以后,由于经济社会的畸形发展,不恰当的收入分配结构以及畸形的消费结构,导致社会出现“有增长、无发展”,一边是现代化,一边是大多数人享受不到现代化成果的严峻现实,从而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增长的一种现象。
(2)“拉美陷阱”给人们的经验和教训是深刻的,值得我们深省。其深刻启示就是我们在现代 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转变、完善和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观念、道路、模式、战 略,构建和谐社会,才能跳出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拉美陷阱”。
案例3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
——深圳着力营造老百姓喜爱的和谐家园
1、案例呈现
家住梅林一村的黄太对记者说,她在梅林一村住了好些年了,周围环境干净整洁,文体设施也很齐全,每天都是开开心心、乐乐呵呵的,身子骨越来越硬 朗。在深圳,像梅林一村这样温馨舒适、深受老百姓喜爱的社区还有许多座。这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以“建设和谐深圳”为目标,着 力为老百姓营造和谐温馨的居住家园的结果
温馨之家:让外来工都能享受到家的温暖
深圳是座移民城市,外来人口多。目前在深圳居住的1000多万人口中,户籍人口仅146万,其他都是劳务工和外来流动人口。劳务工的权益是否有保障,对建成“和谐深圳”至关重要。深圳市委市政府本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对数百万劳务工给予了特别的关爱。
出外打工的人最怕的就是生病。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劳务工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深圳市今年初出台了《深圳市劳务工合作医疗试点办法》,规定每名劳务工每月只需缴纳不到10元钱,就可以享受从门诊到住院的医疗保障。合作医疗试点一旦全面铺开,将使600万在深劳务工受益。
友爱之家:让党的关怀渗透到城市每个角落
社会治安好不好,关系到每个居住生活在深圳的人是否有安全感的问题。深圳市委主要领导多次说:“社会治安搞不好,其他环境再好也等于零。人们没有 安全感,谁还愿意来深圳居住,谁还敢来深圳发展?”为了给市民营造一个平安的“家”,尽管深圳对政府人员编制一减再减,但市委市政府还是作出决策:增加警 察3000名。
对没钱在深圳打官司的,深圳有关部门会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几年来,深圳的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义务接待群众来访和解答法律咨询计24万人次;组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逾万宗。2004年,全市受理法律援助案件达3978宗。
对没有工作的,给予再就业援助。深圳多年来一直在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并通过多层次的技能培训,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竞争能力。2004年,又推出了“关爱?自立”行动,并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就业需求和不同类型的失业人群量身定制援助方案。2004年和2005年,每年安排再就业资金7000万元。对生活有困难的,深圳能够提供保障的就尽量给予保障。为此,全市还开展了对于低保家庭的普查,建立了低保困难家庭的数据库。2004年全市共发放低保救济金2427.4万元。
和谐之家:让每个人都享受到深圳的发展成果
为了让市民有一个温馨的生活环境,2004年,深圳共安排12.02亿元用于市政配套项目建设,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投资达120亿元,是历年来最高的。深圳市城管局下属有13家市政公园,其中12家公园全部免费开放,深圳的各个公园成了市民最爱去的休闲场所。
为了给市民保障提供最基本的健康权,深圳这些年还逐年加大了对医院建设的投入。2003年,深圳投资4亿元兴建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加强疫情的信息化管理,投入2000万元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疫情报告、分析视听化网络。同时,引入外资和民营资本建立大型医院,让外来劳务工感受尤深的,是子女就读问题。深圳外来劳务工子女有近40万人,并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深圳各界为解决外来劳务工子女上学问题出谋划策,比如一般情况下小学一年级五六月份报名,9月份上学就可以了,但是深圳为了更好地摸清外来劳务工子女读书的情况,每年的3月份就开始报名了。40万外来劳务工子女都能享受9年义务教育,50%的人就近进入公办学校。2004年全市各项教育的投入达49亿元。
(摘自《光明网》)
2、案例讨论
(1)什么是“以人为本”?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3、案例点评
(1)坚持以人为本,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在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努力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环境。 其次要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反映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的不同呼声,让更广大的人民群众都能够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第三要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 机制,充分满足不同利益集团合理的利益诉求。第四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后要完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 机制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努力做好群众工作。
 
 
 
 
 
 
 
 
 
 
 
 
 
 
 
 
 
 
 
案例分析>>>
 
第十二章
 
案例1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案例呈现:
“一国两制”作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创造性构想,首先是从探索解决台湾问题开始。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内政问题。为了谋求这一问题及早解决,早在50年代我党和政府就提了“第三次国共和合作”、“和平解决问题”的设想。60年 代初,毛泽东、周恩来进一步提出“一纲四目”的政策。“一纲”是台湾必须回归祖国;“四目”包括: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所有军政大权、 人事安排由台湾领导人决定;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部分,由中央拨付;台湾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协商解决;双方互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团结之事。由于受当时国 际环境的影响和其他因素的制约,我们的这些积极主张和设想,未能付诸实践。
70年代初到8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1971年10月联合国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两国签署了《上海公报》,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1976年10月我国结束了长达年的“文化大革命”。国内形势的变化和国际局势的缓和,为我国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有利时机。
1979 年元旦,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提出结束两岸分裂状态,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设想和主张。1981 年9 月30 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 具体提出了实现祖国统一的九条方针。就叶剑英的上述谈话邓小平指出: “九条”方针是以叶剑英委员长名义提出来的, 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两制”是可以允许的, 他们不破坏大陆的制度, 我们也不要破坏它那个制度。关于“一国两制”的概念, 正是从这时(第一次) 开始正式使用的。
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明确指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法解决。同年12月,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可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规定。这就为实现“一国两制”构想提供了法律依据。1983年后,邓小平又多次对“一国两制”作了更具体深入的阐述,使这一科学的构想进一步具体化。1984年5月,在第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并获得大会通过。这样“一国两制”就成为一项具有法律效率的基本国策。
1984年6月,邓小平接见香港工商界访京团时指出:“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87年4月,中国和葡萄牙政府签署了关于澳门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根据宪法规定,设立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现行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保持不变。“一国两制”构想的进一步发展。
1997 年6 月30香港回归,1999 年12 月20 日澳门回归,这样“一国两制”基本国策由理论变为现实。它们的回归,是中国中国历史上的两件大事,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和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斗争中所取得的重大胜利,标志着“一国两制”基本国策在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上获得圆满成功。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对于振奋民族精神,进一步推动祖国统一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李世伟:《论“一国两制”的文化渊源与形成和发展》,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黄春英:《“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载《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2、案例讨论:
1、如何正确认识“一国两制”构想的战略意义?
2、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各方面都容易接受的、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方式?
3、案例点评: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反映了时代的特点,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维护世界各个地区的和平、安定、经济繁 荣,已成为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一个国家内部社会制度的不同的地区,由于共同的民族利益,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 等因素的影响,可以消除隔阂,和睦共处,实现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产物。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国内形势,创造性地提出统一祖国后,香港、澳门、台湾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大陆主体则继续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设想。这一与以往任何时代相比“具有非常不同内容的新思维、新观念”,是中华民族政治智慧的伟大创造,是当今世界最富想象力和最具时代特征的全新的政治思想之一。它是指导我们完成国家和民族统一大业的重要的理论基石。
案例 2 “台独”势力是如何出现和膨胀起来的
1、案例内容:
“台独”是谋求将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 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台独”思潮及“台独”运动作为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政治意识及行动,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和发展的过程。
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台湾被日本霸占达50年之久。日本为了强化对台湾的殖民统治,从30 年代开始在台湾推行了所谓的“皇民化运动”, 强迫台湾同胞认同日本,改姓日本姓、改说日本话、改穿日本和服。有一小部分所谓“上等台湾人”因而被改造成了“台湾皇民”。抗日战争胜利后,一些“台湾皇民”不愿意回归中国,有几个人与当时的驻台日军少壮派军官秘密组织了台独小团体,企图在台湾建立“第二个满洲国”,抗拒中国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这就是最早出现的“台独”。
除日本外,“台独”的始作俑者还有美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军方曾计划攻打台湾,登陆后成立军事临时政府,对台湾实行托管,但碍于与中国的同盟关系没有实施。但是, 美国军方霸占台湾的野心不死, 仍然暗中培训托管台湾的军政人员, 物色他们的代理人。于是, 具有“上等台湾人”身份,并且顶着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化工博士头衔的廖文毅被选中,派回台湾。廖文毅回台后, 四处散播台湾应交由联合国托管的言论,炮制民意调查,制造“台湾人不愿意受中国管而愿受美国管”舆论,廖文毅还向美国特使魏德迈递交所谓“台湾人民的意见书”,主张台湾脱离中国,交联合国托管。
1947年2月, 在国民党接收台湾后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 其腐败残暴的统治就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 爆发了“二二八”起义。国民党的残酷镇压, 埋下了台湾同胞仇恨国民党的种子, 也为“台独”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廖文毅在“二二八”起义后从台湾来到日本,联合一批逃到日本的“台湾皇民”, 成立了“台湾民主独立党”, 还拼凑了“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自任“大统领(总统) ”。使用日本昭和纪年,“国旗”是一面加上月亮的日本太阳旗, 开会章日本语、唱日本歌, 十足地体现了“台湾皇民”的本质。但是,后来由于内讧和国民党特务的策反,廖文毅于1965 年宣布放弃“台独”立场, 解散“台独”组织, 回台湾参加“三民主义建设”, 由此, 在日本的“台独”势力基本瓦解。
五、六十年代, 在台湾赴美留学的人员当中也出现了几个“台独”小团体。1964 年,台湾大学教授彭明敏起草“台湾人民自救宣言”, 主张推翻国民党政权, 制定新宪法, 建立新国家,因此被捕判刑。此事传到美国后,大大刺激了留美台籍学生的“台独意识”,很快就公开成立了“全美台湾独立联盟”。1970年1月,彭明敏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的帮助下,进入美国政治避难。一批台籍留学生迅速聚集在他的周围, 尊他为“台独教父”,同时成立了“全球台湾人争取独立联盟”,集合了几乎所有的海外“台独”团体,盟员遍及美、日两国及欧洲、南美洲、澳洲等地。
“台独”势力在日本和美国的活动, 虽然在海外的台湾人中有所影响,但在国民党的严密控制下,“台独”势力把“台独运动落实到台湾岛内”的企图始终无法实现。国民党当局在刑法100 条中专门规定了“分裂国土罪”,发现有“台独”活动则毫不留情地镇压,境管部门还列出了所谓“黑名单”,严格禁止“台独”分子入境。但是,李登辉上台后,情况发生了变化。1988 年8 月, 李登辉允许被“台独”分子把持的“世界台湾同乡会”第十五届年会首次在台湾召开,一些“台独”分子得以大摇大摆地回到台湾。1990 年7 月, 李登辉召开所谓“国是会议”, 被国民党当局长期通缉的彭明敏赫然出现在邀请出席会议的名单中。这件事给“台独”势力以极大纵容,因而开始酝酿把活动重心由海外转移到岛内。随后,李登辉以推行民主的名义, 修改了刑法100 条, 取消了所谓“黑名单”, 宣布“台独”属于言论自由范畴, 从而为“台独”分子返台打开了方便之门。“台独”分子返台后,组织了五花八门的“台独”组织,传播“台独”主张,他们还投入选举,堂而皇之地跨入政治舞台,从通缉犯一跃变成了“立法委员”或“国大代表”,有人还担任了县长。“台独”在李登辉纵容下迅速在岛内蔓延开来。
李登辉对“台独”的纵容还体现在对主张“台独”的民进党的包庇上。1986 年成立的民进党原是一支反对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力量, 但后来逐渐为“台独”分子所控制, 于1991 年10月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台独党纲”, 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台独党”。李登辉对民进党的这一变化极力进行包庇, 不但不追究“台独党纲”违反“人民团体法”有关条文的违法行为,反而以实行“政党政治”为借口,主张培养在野力量, 支持民进党的发展。在李登辉的支持下, 民进党在台湾政坛上快速膨胀, 不断蚕食国民党政权。李登辉还以《圣经》中带领以色列人逃离埃及独立建国的摩西自居,暗示民进党的陈水扁是约书亚(摩西的继承人) 。
在2000年台湾当局领导人的选举中, 李登辉认定主张“台独”的陈水扁是他分裂路线的最佳继承人,因而表面上支持国民党的候选人连战,暗中却在帮助陈水扁,特别是在最后的关键时刻,指示国民党“放水”,在台湾南部发动“弃连保陈”, 如其所愿地把陈水扁扶上“总统”宝座。台独势力由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现在,台独势力已成为阻碍中国实现完全统一的一个重要因素。(王升:《台湾问题的由来与发展》,载《人民公安》2000年第7期;李仁质:《“台独”发展述评》,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 年第6 期。)
2、案例讨论:
1、2000 年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民进党侯选人获胜, 这是否说明台湾民众认同民进党的“台独”纲领?2000 年选举之后岛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倒李登辉浪潮,李登辉在一片抗议声中黯然下台这又说明了什么?
2、在当前的局势下,我们应当采取什么对策遏制“台独势力的发展”。
3、案例点评:
“台独”势力的膨胀及取得在台湾的执政地位是李登辉纵容“台独”、支持“台独”的结果, 同时也是与美国干涉台湾问题、策动台湾分裂、支持台湾当局抗拒统一分不开的。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搞“台独”违背了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特别是违背了绝大多数台湾人民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意愿。“台湾独立”是逆历史大潮而动的倒退行为。祖国的统一与繁荣富强始终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也是华夏子孙的福祉所系。不管“台独”以什么名义、何种方式制造分裂、谋求独立,都会损害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都会使祖国的和平统一变得不可能。把台湾从祖国版图上分裂出去,是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挑衅。中国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决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
案例3 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
1、案例呈现:
台湾问题本纯属中国的内政问题,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始终受到复杂的国际因素的影响。美国出于自身利益需要,介入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是台湾问题产生、发展和至今得不到解决的主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台湾问题归根到底是美国问题。
台湾问题是由于美国的介入而产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支持国民党打内战,阻挠中国人民革命事业。新中国成立后,当时的美国政府本可以从中国内战的泥潭中拔出来,自我解脱,但是它没有这样做,而是继续采取干涉中国内政的政策和做法,阻挠新中国统一台湾,从而造成海峡两岸长期分离的局面。50 年来,美国对台政策的核心是三个联合公报(即1972 年的《上海公报》、1979 年的《建交公报》、1982 年的《八?一七公报》) 和《与台湾关系法》,实质是维持海峡两岸不战、不统、不独的状态,最大程度地谋取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在具体做法上,美国在海峡两岸实行“双轨政策”,一方面发展与中国大陆的正式官方关系,另一方面又保持与台湾的非官方实质关系;一方面公开表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支持台湾独立,另一方面又要求中国用和平手段解决台湾问题,并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装备,阻挠中国统一进程。
冷战结束后,由于国际格局的变化和中国的崛起,美国视中国为潜在对手,加紧实行“以台制华”。1994 年9 月克林顿政府正式宣布美国对台新政策,其主要精神是:在“一个中国”原则下,扩大同台湾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等方面的交往与合作,支持台湾参与国际社会。1999 年7 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后,克林顿又明确宣示了美国对两岸政策的三个支柱,即“一个中国”政策,两岸进行对话,两岸和平解决歧见。实际上既要求台湾方面不要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又反对大陆用武力手段解决台湾问题。小布什当政后,视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美对台政策作出新的调整,进一步加大了介入两岸事务的力度。美国因素已成为我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障碍。
总体而言,今后一段时期内,由于美国对台的基本利益和战略目标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从“以台制华”的战略考虑出发,美国发展美台实质关系,尤其是大幅度强化美台军事关系,阻碍中国统一的做法不会改变。对此,两岸中国人要有清醒认识。另一方面,受多种因素制约,美国因素的影响力也不可能无限度地扩张。毕竟,美国不会因为美台关系而完全牺牲美中关系。美国对台政策的根本目的仍是维持台海两岸不统不独的现状,使台湾始终成为其亚太战略布局中的一颗重要棋子。因此,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较量将是长期的。(黄丽芬:《试析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载《常熟高专学报》2003 年第5 期;王成兰:《透视当前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9期。)
2、案例讨论:
1、针对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我们该如何对待。
2、有专家认为对台湾问题,美国有三种不同的政策选择: (1)支持台湾未来的特定结局,或是与祖国大陆统一,或是台湾独立;(2)乐于维持现状,除支持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外,继续实行目前不卷入政策;(3)彻底与台湾问题脱钩,不认为是美国的问题,与美国利益无关。你认为美国会如何选择。
3、案例点评:
美国因素已经并将继续对台海局势、两岸关系和中美关系产生全面、深远的影响,表现在:一、助长了岛内“台独”势力的嚣张气焰;二、增强了台军的军事实力,是台湾当局“以武拒统”的主要靠山;三、影响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
不过美国因素在台湾问题上的影响力,并不是无限度地扩张的。它必然要受一些因素的制约:一是中美关系的制约。美方十分清楚,从战略上章,中国大陆对美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台湾省,中美关系是亚太国际关系中的主轴,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之间在经济利益方面,在战略利益方面,在亚太地区平衡方面,都需要合作。这决定了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不可能走得太远;二是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在经过了1996 年和1999 年的两次“台海危机”以后,美国政府认识到台湾问题在对华关系中的严重性和敏感性,因而在对台政策上适度“降温”,倾向于务实;三是国际环境的影响。尽管世界和平还存在各种各样的潜在威胁,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主要特征。维持和平、减少争端、预防危机、加强对话,已成为世界上广大爱好和平人民的共同心愿,这一国际大环境客观上为中国追求以和平方式完成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案例分析>>>
 
第十三章
 
案例1 新中国外交风云录
1、案例呈现:
新中国成立到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两个阵营严峻对峙,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美国继续坚持敌视中国人民的政策,妄图以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等手段把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为了巩固我国得之不易的独立,毛泽东主席提出了“一边倒”的战略、一边倒,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引下,我 国把发展同苏联的关系放在首位。同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与此同时,我国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也获得全面发展,从而大大加强了 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对维护远东和世界和平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我国在实行一边倒战略的同时,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在国内,不盲目照搬苏联的经验,努力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社会主义国家相互关系上,强调平等原则,对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进行了批评和抵制。
我国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的同时,积极谋求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我国坚决反对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进行大规模军事干涉,并派兵进人我国领土台湾,直接威胁我国安全。应朝方要求,我国派志愿军参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军事和外交两条战线上同美进行面对面的较量,迫使美国不得不于1953年7月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台湾问题就成为中美焦点,我国严厉谴责美国侵占台湾的罪行,强烈反对美蒋“共同防御条约”,坚决反击台湾当局在美国支持下对大陆和沿海进行军事骚扰,并一举解放了浙江沿海岛屿。
经过这一时期的外交工作,新中国在国际上已经站稳了脚跟,为中国外交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末各种国际力量分化、改组,苏联逐步走上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苏美力图保持两极格局,竭力加强对各自盟国的控制,从 而加剧了两个阵营内部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分裂;西欧国家独立倾向有所发展,帝国主义阵营矛盾重重。与此同时,亚非拉民族解放 运动进一步发展,西方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不结盟运动兴起,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毛主席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形势.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思想。指出“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国家,一部分 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我们的战略是依靠第一中间地 带,争取第二中间地带,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根据上述战略,我国大力加强同亚非拉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积极发展同新独立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20世纪50年代末期,苏联领导人推行“苏美合作,主宰世界”的政 策,企图将我国纳人其全球战略,苏提出共建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等有损中国主权的要求,并要我在台湾等问题上放弃原则,遭到我国拒绝后,苏联进而采取了一系 列恶化两国关系的步骤,撤走专家,撕毁协议,制造摩擦,挑起边界冲突,甚至扬言耍摧毁中国的核基地,把中苏关系推向了战争的边缘。我国不畏强? 暴,奋勇击退苏联的多次武装人侵。
朝鲜和印度支那停战后,中美举行了大使级会谈,但美方毫无诚意,会谈几度陷入僵局和中断,与此同时,美国恣意策动台湾当局“反攻大陆”、并派军舰 为其护航,甚至威胁“随时准备像在黎巴嫩那样登陆”。为粉碎美蒋的战争叫嚣,配合当时阿拉伯人民反对美国侵略的斗争,中国人民解放军从1958年8月23日开始炮击金门、马祖,中国的坚决态度动摇了美国发动战争的决心。毛主席还亲自起草了《告台湾同胞书》,挫败了美国的阴谋。
这一时期,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独立于美苏之外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苏联军事实力不断膨胀,到处伸手,甚至抛出“有限主权论”,对盟国捷克斯洛伐克进行军事干涉。而美国由于侵越战争拖累,力 量相对削弱,苏美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美国为集中力量对付苏联的挑战,谋求从越南脱身,寻求同中国接近。西欧、日本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日益成为美 国的竞争对手,亚非拉国家维护和争取独立的斗争不断取得胜利,成为反帝、反殖、反霸的主力军。
针对当时的国际形势。毛主席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1974年,他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指出:“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毛主席还提出了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的‘一条线’的战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中对付苏联的威胁。
我国抓住美国不断发出的改善中美关系的信息,调整了对美政策,从恢复中美大使级谈判,开展“乒乓外交”,接待基辛格秘密访问,直到实现尼克松总统对中国的访问,中美双方先后发表《联合公报》、《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但美国并未始终如一地恪守承诺,我国不得不在台湾问题等一系列原则问题上,同美国进行严肃的斗争。
中日关系也取得了突破,1972年7月,田中角荣首相访华。双方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从同年9月29日起建立外交关系,后经谈判,又于1978年8月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两国关系迅速发展。同一时期,中国同西欧、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的关系也得到全面发展。
这一时期,苏联从北、西、南三个方面对中国形成包围之势,我国力求通过谈判消除苏联的威胁,双方举行了边界谈判,但毫无进展。考虑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已名存实亡,我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不再延长该条约,中苏同盟关系正式结束。
1971年10月,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其他主持正义国家的支持下,第二十 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帝国主义孤立中 国的政策彻底破产。此后中国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很大发展。
八十年代苏联由于不断向外扩张,战线过长,特别是陷入阿富汗战争后,内外矛盾加深,国力下降。美国从越南脱身后,内外处境有所改善。美苏争霸态势转人均衡、僵持阶段。西欧、日本进一步崛起。
面对新的国际形势 邓小平对国内、国际战略作出新的调整,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改变原来认为战争危险迫在眉睫的看法;(二)改变“以阶级斗争为 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改变“一条线”战略。这是适应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内工作重心转移而采取的重大转变。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逐步调整对美、对苏关系,在继续谋求改善和发展同美、日、欧关系的同时,逐步改善了对苏关系。1989年5月。本着“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精神,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我国同英国和葡萄牙经过谈判,分别于 1984年 12月和 1987年 4月发表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分别于 1997年 7月1日和 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
九十年代 随着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正在兴起的知识经济以及世界各国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 争日益对世界局势产生重大影响。和平与发展依然是世界的两大课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所抬头,这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面对新的形势,以江 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开创了我国外交工作新的局面。
(一)   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统一和尊严。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坚决顶住外来压力,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的所谓制裁。
维护我国对台湾的主权是我国外交的基本原则之一。据此,我们同台湾当局推行的“务实
外交”和分裂祖国的行径,特别是李登辉访美、李登辉抛出的“两国论’以及台湾当局重返联合国的图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93年以来,我国连续7年挫败了有关台湾重返联合国的提案。
(二〕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我国一如既往地把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作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在维护各自国家的独立主权方面相互支持,在经济、文化方面加强交流。
(三)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我国强调这种国际新秩序应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为基础。
(四)构筑大国关系框架,中国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相互尊重,友好相处。我国积极致力于与俄、法、美、英等大国构筑新型的国家关系框架。
(五)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独特的建设性作用。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我国主持正义,力主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 和南斯拉夫科索沃问题。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裁军领域的活动,为达成《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作出了积极贡献。我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各项活动,并为亚太经合组织和亚欧会议进程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案例讨论:
(1)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工作历史的回顾,如何理解我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根本原则?
(2)新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3、案例点评:
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立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 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护世界的持久和平。根据这一原则和立场,在毛泽 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革命家的亲自参与和领导下,我国先后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亚洲、北欧一些国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彻底改变了旧中国积 贫积弱、屈辱外交的形象,以崭新的面貌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末,在动荡的世界格局中,中国大力支持亚非拉民族独立斗争,同亚非民族独立国家普遍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不断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同一些邻国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进入70年代,美苏争霸愈演愈烈。毛泽东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中国不断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大力开展同日本、西欧国家友好合作,坚决反对霸权主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毛泽东、周恩来外交思想,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作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的科学论断,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中美关系继续发 展,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同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国家的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对外关系全面发展。
90年代前后,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大变动时期,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邓小平外交 思想,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改善和发展了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积极参与多 边外交活动,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共同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作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之一,始终坚持这些原则并身体力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目前中国与160 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 200 多 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经贸、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同所有邻国和周边国家都建立了外交关系,同绝大多数邻国妥善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在复杂的国际事务 中,中国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持公道,不谋私利,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推动国际合作、维护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作出了表率和重要的贡联。
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是维护第三世界国家利益、促进发展的可靠力量;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在联合国等重要国国际组织中,充分发挥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积极作用。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支持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维护世界和平、推进裁军进程、促进全球发展,以及解决国际争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基本任务主要有:进一步推动我国同发达国家关系的全面发展,致力于全面建立稳定的大国关系的框架;努力营建睦邻友好的周边关 系;继续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把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推进到令人满意的新阶段;积极开展首脑外交和多边外交,不断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反对一切形式 的恐怖主义,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加大涉台外交斗争力度,遏制台湾当局的“务实外交”。
案例2? 爆炸后的伦敦
 
1、案例呈现:
?伦敦地铁经过7日的连环爆炸之后,哈默史密斯线和都市线已经被完 全关闭,如今只有都市线一条能够从贝克街到达距离其中一个爆炸点最近的国王十字车站。往日熙攘的车厢内只坐着几位乘客。站内不停地广播“安全公告”,一个 急促严肃的声音提醒行人,将行李随身携带,如果遗落,将被当作可疑包裹立即销毁。国王十字是伦敦交通的一个枢纽,它连接着火车、轻轨、地铁交通网。爆炸过 后,这里还同以往一样繁忙拥挤,只是多了几十名荷枪实弹的警察。
在车站外的临时墙板上,贴满了大大小小的启示,寻找母亲、丈夫、妻子、朋友…… 据伦敦警方统计,至今, 已有50多人死亡,700多人受伤,仍有20多 人在爆炸后失踪,随着搜寻工工作的继续,警方开始对爆炸现场难以辨认的尸体进一步确认。为了向遇难的人表达敬意,伦敦市专门在国王十字车站侧面辟出一个小 广场,供公众凭吊。不大的广场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花束、蜡烛、玩具,墙壁上挂着各种各样标语、旗帜;有些献给逝去的亲人,有些献给所有的亡灵,有些献给世 界的和平。这些数字多少带给伦敦人一些恐惧和不安。袭击过后,大部分伦敦人放弃了公共交通。往常,高峰期伦敦地铁和汽车乘车人数会达到一小时70万人次,这一周可能还不到一半。
从7月起,伦敦为限制市中心车辆而设立的“进城费”上调60%,从5英镑涨到8英镑。然而,爆炸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开始,伦敦市中心的交通又是一片忙乱。经过国王十字的10路公共汽车原本平均10分钟一趟,结果40分钟才有车。因为途经30路汽车爆炸的现场,从国王十字到骑士桥原本15分钟的车程由于交通改道耗去了一个半小时。另外,伦敦各个自行车行销量翻了一倍还多。
在爆炸发生后的一个周末里,伦敦警方的爆破组织解除了100多个可疑包裹。9日,在英国一级方程式赛车银石赛道的比赛中,一共发现了12个可疑包裹。
据估计,连环爆炸给伦敦带来的损失将超过2.64亿英镑,对旅游业造成的影响可能会达到数十亿。
2、案例讨论:
(1)伦敦爆炸案说明了什么?
(2)恐怖主义的危害有哪些?如何认识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造成的威胁?
(3)认识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的重要性。
3、案例点评:
一场灾难夺走了一个城市的安宁,一些家庭的天伦之乐,留下的是坚强和勇气。伦敦的生活还在继续,只是方式有了些改变。
大爆炸已过去多日,伦敦这个经历了二战炮火蹂躏的历史名城仍然笼罩在恐惧、悲伤、气愤之中:在爆炸的现场母亲在呼喊着儿子的名字、失去母亲的儿子 失望地回味着妈妈与自己招手再见的甜美笑容、到市中心上班的人“硬着头皮”挤进了现在在很多人眼里似乎更接近地狱的地铁、美国总统发誓与英国站在一边,但 美国驻英军队不许官兵进入伦敦市中心的一纸禁令让英方有了不少想法…… 在市中心的尤斯顿广场,愤怒的母亲在不停地呼唤:“我们知道纽约发生的爆炸,知道 马德里火车站的爆炸,知道伦敦刚刚发生的爆炸,你们是在屠杀无辜的生命!你们说自己是斗士,但你们夺走了活生生的生命,面对血流成河的屠杀现场,你们难道 就没有人性吗?”? 在伦敦发生大爆炸之后,在苏格兰参加八国峰会的美国总统就发表章话,誓言要与英国人民站在一起,捍卫民主、捍卫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与恐怖分子战斗到底,“直到恐怖分子被战胜为止”。生活还要继续,但7月7日发生在伦敦的连环大爆炸的阴影很难从人们心中抹去……
 
案例分析>>>
 
第十四章
 
案例1、我国工人阶级的新变化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工人阶级是一个受压迫最为深重的阶级。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从深受剥削和压迫的阶级一跃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尤其是国有企 业的工人,一向以地位高、职业稳、收入好而自豪,“工人老大哥”的称呼响遍全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那么,今日“老大哥”的情况 怎么样呢?
工人阶级状况的新变化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向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转变,特别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
队伍迅速壮大。1978年,全国在职职工总数为1.2亿多人。2000年,全国在职职工总数近2.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0.61%,占城乡从业人员总数的36.67%。我国每年新增城市就业人口有1000多万,大多数加入到工人阶级队伍中来。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的农民,也转化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2000年,乡镇企业职工占职工总数的49.14%,私营企业职工占职工总数的7.71%。
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在队伍迅速壮大的同时,工人阶级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首先,工人阶级中知识分子的比重大大增长,工人阶级的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1978年,在国有经济单位,平均18个职工里有一位专业技术人员;到1999年,5个职工里就有一个专业技术人员。其次,职工所依存的经济组织的所有制形式日益多样化。目前,约有1亿多职工在私营企业、个体经济、“三资”企业等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就业,占全部职工的一半左右。随着第三产业的崛起,在各类服务业中就职的人数显著增加。1998年,我国1.23亿城镇职工中,在文化、科技、教育、体育、卫生、管理等行业工作的人数,达到3172万;在交通、邮电、商业、金融、房地产、社会服务等行业工作的人数,达到2798万。再次,工人阶级队伍的年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据调查,目前全国职工平均年龄只有36岁左右。职工的年轻化,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岗位流动加快。在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中,广泛地推行了劳动合同制。据统计,1997年,国有和城镇集体所有制的合同制职工人数比重已经达到一半以上,原先的“铁饭碗”已经被打破。另一方面,职工对单位的依赖性大大减弱,独立自主性大大增强。特别是职工个人可以进入劳动力市场,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意愿选择职业,在单位、地区、部门之间自由流动。
收入差距有所拉大。具体表现为不同地区、行业、所有制单位职工收入的增长幅度不一,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所扩大。一部分职工由于企业经营不好或者自身的原因而下岗失业,收入减少。
点评:
新变化如何看
面对工人阶级状况的这些变化,难免会有人对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产生疑问和困惑。有的问:“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工人阶级还是先进的阶级吗?”有 的讲:“大批工人下岗失业了,主人翁地位怎么体现?”还有人说:“劳动力进入市场了,企业改制了,董事会、老板说了算,工人还是不是主人了?”等等。对这 些问题,我们究竟应该怎么看呢?     
第一,工人阶级仍然是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最根本地体现在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有人提出,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技术、信息等因素越 来越重要,而我国工人阶级的多数与传统产业相联系,它还是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还是不是先进的阶级?在当今时代,所谓先进生产力,是指以现代科技特别是 高科技为龙头,带动经济迅速发展的生产力。在我们国家,与这样的生产力直接联系的劳动者恰恰是工人阶级。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的人数不断增加,在工人阶 级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他们以自己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对发展先进生产力起到了特殊的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工人阶级 内部有知识、有技术、会管理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与高技术的研究开发,与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以及高科技企业的管理相联系,这就使整个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生 产力代表的地位越来越巩固。总体上说,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实际上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第二,工人阶级作为领导阶级和主人翁的地位没有改变。其一,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没有变。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 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二,企业改革中出现了部分职工下岗现象,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调整而产生的。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发 展先进的生产力,符合工人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与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并不矛盾。其三,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确实存在着雇佣关系,但是这类企业 在我们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并不占主导地位,而且它又处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大环境中,必须接受我国法律的约束。这些企业中,职工群众的合法利益同样受到法律的保 护。
必须指出的是,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指工人阶级的总体地位,并非指每个工人个体都是领导者。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是一个总体的政治判断,并不能把这种总体的政治判断等同于每个人的具体职业感受。
第三,工人阶级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主力军的作用没有改变。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工人阶级的先 进性,决定了它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新时期的工人阶级,仍然是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最先进的阶级,仍然保持着原有的阶级特征和优秀 品质,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共和国的脊梁”。
我们要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今日“老大哥”的地位和作用,认真研究和解决新时期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在实践中遇到的 新情况、新问题,切实维护和发展好工人阶级的利益,始终保持党同工人阶级的血肉联系。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巩固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 的领导地位。要把经济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广大职工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时刻关心职工群众的疾苦,特别是要关心那些工作和生活上暂时遇到困难的职工 群众。
(见《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9>,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学习出版社2002年版)
案例2、私营企业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在中共十六大代表中,以民营企业家代表身份参加会议的人只有几位,江苏远东集团董事长蒋锡培就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一位。
蒋锡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 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并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从而不断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这体现了中国共产 党与时俱进的思想,有利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调动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蒋锡培认为,今后民营企业将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
现年39岁的蒋锡培,12年前创办企业,11年前加入中国共产党。如今,远东集团拥有12家核心企业和控股公司,总资产约12亿元,其产销、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年均32%的快速增长。蒋锡培于1996年任远东集团党委书记,2002年任远东集团党校校长。他曾获得“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1990年,蒋锡培率领家人办起电工器材厂,奠定后来远东集团的电线电缆主业。此后,这家私营企业先后进行了4次重大的经营体制改革。而这些改制实践又往往走在理论前面。1992年,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蒋锡培迅速把企业改为乡办集体企业;1995年,率先在苏南从募集员工股入手,推行股份制;1997年,积极吸纳中国华能集团等4家国有企业参股控股;2001年,果断回购国企股权,改组成立产权明晰的民营股份公司。近年来,蒋锡培又带领企业跨行业跨国发展,不久前收购了上市公司青海三普药业27%的股权,最近又在美国注册合资公司。
蒋锡培说:“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根本宗旨的体现。作为党员的民营企业家,既要带头致富,更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我18岁的时候,人生目标不过是挣到5万块钱。在经过9年的个体经营积累了一些资金后,我创办企业,12年间,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改变了,想得更多的是造福百姓。现在公司吸纳2000多人就业,公司里有上百人的家产超过百万元,成了百万富翁或是千万富翁,还在当地和一些贫困地区大量出资支持公益事业。我们现在不怕当有产者,还要争当有产者。实现人民的富裕幸福,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案例分析>>>
 
第十五章
 
案例1 新的伟大工程
1、案例呈现:
毛泽东指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需要建立这样一个党,”这是一件“伟大的工程。”这是我们党建立18年 之后,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提出的宏伟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成功的实施了党的建设的 伟大工程,使我们的党不断发展壮大,胜利地领导了伟大的人民革命战争,并使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强大的执政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第二次革命进程中,根据国内国际的新形势和党面临的新任务,向 全党提出执政党建设的新的伟大目标,十四届四中全会豪迈地称之为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五大又重申:“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 义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面向新世 纪,党中央领导全党正继续推进这个新的伟大工程。就是要把党建设成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 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摘自邢贲思:《邓小平理论宝库》(下)中国言实出版社 1998年 第2071-2072页
1、 案例讨论:
(1)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如何理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解决执政党建设的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
3、案例点评: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即党的建设目标和方向问题,是党的建设的首要问题。面对新挑战新问题,江泽民在十四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新的伟大工 程”的新命题,把党的建设的重要性提到了新的高度。党的十五大对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了进一步的概括,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这一总目标具 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涉及党的思想基础、根本宗旨、成熟标志、领导地位和作用、历史任务以及建党思路等基本规定。它既体现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建党原则和优良 传统,又部署了新的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新任务,注入了明显的时代意识和前瞻性特征;尤其是明确提出了“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要求,突出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 在新形势下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注入了新的时代要求。这一目标的提出和确定,为面向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