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课程建设 >

《概论》课程第八至十五章参考教案

时间:2015-10-08 访问次数:

 
 
 
 
 
 
早自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课程时间表
 
 
 
 
 
 
 
 
 
 
 
 
 
 
 
教 学 笔 记
 
 
课程名称:《概论》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周至第      
总学时数           周学时 
 
 
教课教师:
系主任 
 
 
 
 
 
 
 
 
 
 
           
 
 
       
    学年   学期  学科  《概论》
      教学进度(内容提要) 教学方法
 
1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讲授
多媒体
 
 
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四节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讲授
多媒体
 
 
3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讲授
多媒体
 
 
4
  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讲授
多媒体
 
 
5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讲授
多媒体
 
 
6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讲授
多媒体
 
 
7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讲授
多媒体
 
 
8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讲授
多媒体
 
 
9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 第二节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讲授
多媒体
 
 
10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第四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讲授
多媒体
 
 
11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讲授
多媒体
 
 
12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讲授
多媒体
 
 
13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讲授
多媒体
 
 
14
  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第三节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讲授
多媒体
 
 
15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讲授
多媒体
 
 
16
 
  •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第三节  加强党的建设
讲授
多媒体
 
 
17
  期末复习 讲授
多媒体
 
 
 
       
 
 
       
 
 
 
 
 
 
 
 
 
 
 
 
 
 
 
 
 
 
 
 
 
 
 
 
 
 
       
 
授课类型
 
新课(   
 
 
教学大纲
 
自己编写(   
旧课(    他人编写(   
 
理论教学: 28  学时
 
习题:   2 学时
 
讨论:    2 学时
 
实验:    2  学时
 
参观:    学时
 
其它:  2  学时
 
  • 课程定位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简称毛邓三,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必修课。本课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二、课程任务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坚定在党的领导 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组织
1、理论知识要求
结合时代的要求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重点明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的内涵及其分析方法,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
2、能力要求
通过学生阅读、调研、发现问题、查阅整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和教师讲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掌握科学的思想武器 ,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教材版本: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
 
 
 
 

 

 

 

 

 

 
总体说明:
 
 
 
 
 
 
 
 
删减的内容:
 
 
 
补充、更新的内容:
                     
 
 
一讲
 
第八章 第一——二节
 
第一周 星期————
标题: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学目标:
知识:本节着重讲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依据,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含义及其实现形式,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地位和作用
技能:
了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学难点: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2、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突破和创新?
4、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5、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国民经
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条件下,我国能够集中主要力量开展以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
比较迅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
业化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但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它的主要弊端是:政企
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
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
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
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理论的创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
终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1978年,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社会主义应该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才能解放生产力。
  ※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
      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 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济活动中市场调节的比重已超过了计划调节。
  ※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
  ※ 1992年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 20世纪末,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一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二是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 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 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
   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性质,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表现在:
     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都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 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 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与区别
   共性: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
         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
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
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区别: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而资本主义经济就不具有这样的特征。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根据是:
  •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党的十六大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是要做 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统一”。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 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还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的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又一条原则。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根本上说是由它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因为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既要对它们鼓励和支持,又要对它们进行引导。一方面要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另一方面要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诚实守信、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二讲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四节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着重讲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着重讲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意义的重大战略方针——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技能: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 配制度及其依据,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内容,以及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必须注意的两个问题。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及扩大就业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大方针。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及其理论基础
▲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内容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必须注意的问题
▲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教学难点: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必须注意的两个问题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1、如何理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
2、如何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扩大就业的重大意义?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社会的生产要 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如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生产厂房、设备、原材料等;另一类则是人的劳动,包括人们在生产 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地确定保障方式和标准,量力而行,循序前进。
 
 
第四节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三、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
   加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统筹区域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六、积极扩大就业
   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是建立新型劳动就业体制的核心。
   坚持市场调节就业,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主要途径。
政府促进就业,就是要履行好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把促进就业作为政府重要的政策目标。
 
 
 
 
 
 
 
 
 
 
 
 
 
 
 
 
 
       
 
 
三讲
标题: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教学目标:
知识:本节着重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技能: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科学内涵,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教学难点: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1.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2. 为什么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一、人民民主专政
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所谓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国家的权力由社会的哪个阶级或哪些阶级掌握。所谓政体,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体现国体的具体政治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是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性质相同。第二,作用、职能相同。第三,历史使命相同。
人民民主专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一,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来看,一切拥 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的范畴,在最广大的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只对极少数人实行专政;第二,从党派之间的关系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第三,从概念表述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全面、更明确地表示出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要做到:
第一,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第二,必须充分履行国家政权的专政职能。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国体。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最鲜明的特点,它最符合我国国情。在国家机构体系中,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 题;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脓以它监督,合理分工、协调一致地工作,保证了国家统一有效地组织各项事业,保证一 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50多年来,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
中国大陆目前除中国共产党外,主要有八个民主党派。它们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 根本保证。但这种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 宪法实施的职责。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就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人民 团体及各方面的代表人士,在共同遵守宪法和基本路线的基础上,就有关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的重大问题,进行各种形式的讨论,集中各方面提出的正确意见,采取 协商一致的原则,解决问题;民主监督就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参政议政就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 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或其它形式,向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 制度,它是建立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具有如下特征:第一,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第 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 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上的平等地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的成就,充分彰显出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这种制度,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 自治法》和其它法律的规定,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第一,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第二,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 例的权利;第三,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第四,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
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民族因素与区域相结合,把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结合,是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
五、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民主权利,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因为:一方面,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另一方面,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主素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创造条件。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制度。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其主要内容。
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建设:城市居民委员会是中国城市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职工代表大会,是保证职工对企事业单位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制度。
 
 
 
 
 
 
 
 
 
 
 
 
 
 
 
 
 
 
 
 
 
 
 
 
 
 
 
 
 
 
 
 
 
 
 
 
 
 
 
 
 
 
 
 
四讲
 
标题: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教学目标:
知识:
着重讲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
技能通 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依法治国思想的发展,掌握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基本方略,掌握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使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政 治文明建设的内容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重点把握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坚持的基本原则和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帮助学生树 立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观。
教学重点:
▲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方略▲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和
▲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教学难点:
▲ 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1. 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2. 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施依法法国的重要意义何在?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 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 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其内涵如下: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也就是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依法治国就是要保证对所有这些事业、事务的管理工作都要依法进行。
意义: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法制是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所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执法原则,是人民当家作主和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有法可依:就是要建立统一、完备、科学的法律体系和制度。
有法必依:就是要保证法律效力的普遍性和有效性。
执法必严:就是要确保严格的执法和司法。
违法必究;就是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按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给予惩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党十六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主要是指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
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但它还不很完善,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做到:
第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第二,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妥。
第三,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绝对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科学理解和正确处理民主、自由和人权问题,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民 主、自由、人权,核心是民主。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本质上优于和高于资本主义,但社会主义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充分实现也需要有一个历史过程,需要在 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逐步创造条件,同时需要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具体实现形式,以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 化事业,当家作主。
 
 
 
 
 
 
 
 
 
 
 
 
 
 
 
 
 
 
 
 
 
 
 
 
 
 
 
 
 
 
 
五讲
 
标题: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
本节主要讲授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阐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一步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
技能: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了解党的各代领导人对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贡献,把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
教学重点:
▲文化、精神文明、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及关系
▲发展是中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教学难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2、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 置,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强调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建设和谐文化,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 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文化。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第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第一,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
第二,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第三,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教学目标:
知识:
本节主要讲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
技能: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从而深刻领会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紧迫任务。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意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2、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3、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课后小结:
 
 
 
 
 
 
 
 
 
标题: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教学目标:
知识:
本节着重讲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技能:
通过本节教学,帮助学生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2、如何正确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在长期实践中,党不断探索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十六大以来,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其现实根据是:
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一般来说,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方面:
第一,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第二,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第三,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理论意义: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实践意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局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它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它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标题: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教学目标:
知识:
本节着重讲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技能:
通过本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
 
教学重点: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
 
教学难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举措是什么?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 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
1.我党提出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利条件: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制度。
第二,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已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为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为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保证。
2.目标和主要任务:
第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第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第三,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第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第五,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第六,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形成;
第七,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第八,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第九,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3.举措:
第一,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第四,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第五,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
 
 
 
 
 
 
 
 
 
 
 
 
 
 
 
 
 
 
 
 
 
 
 
 
 
 
 
 
 
 
 
 
 
 
 
 
 
 
 
标题: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教学目标:
知识:
本节着重讲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着重讲授从武力解放到和平解放台湾的转变。
技能:
通过本节教学,了解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掌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使学生理解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掌握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的转变。
教学重点:
▲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从武力解放到和平解放台湾的转变
教学难点: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从武力解放到和平解放台湾的转变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1、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爱国主义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的祖国一种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 民族觉悟的集中反映。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力 量,是各族人民的共同的精神支柱。
在历史上,出卖国家民族利益、制造分裂的人,历来为人民所唾弃。各族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同各种分裂势力及其活动进行坚决的斗争。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台湾海峡两岸至今仍处于分裂状态。50年来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大爷,顺利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民族复兴,就是改变民族因某种原因陷入停滞不前、贫穷落后、被动挨打的状况,迫使民族奋 发图强,独立解放,实现繁荣昌盛,重整民族雄风,重塑民族形象,重立民族地位,重现民族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仁人志士的执着追求。中国 共产党成立后,义无返顾地担当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主义的改革事业,开创了民族复兴的新局面。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只有实现民族统一,才能展现中华民族的团结奋进、朝气蓬勃的英姿,使得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民族团结和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共同心愿。党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捍卫民族尊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并带领中国人民为之不懈奋斗。
党在实现祖国统一的问题上立场坚定不移。(讲述事例)
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一)台湾问题是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直接产物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国共产党和其它爱国力量的推动下,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抗日战争胜利后,两党本应继续携手,共肩振兴中华大业,可是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置 全国人民的渴望于不顾,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人民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被迫进行了三年多的人民解放战争,由于 当时的国民党集团倒行逆施,已为全国各族人民所唾弃,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南京的“中华民国”政府。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国民党集团的一部分军政人员退踞台湾。他们在当时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造成了台湾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
(二)台湾问题与美国政府的责任
台湾问题的产生及迟迟得不到解决,美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出钱出枪支持蒋介石打内战,直接扮演了台湾问题制造者的角色。新中国诞生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孤立、遏制的政策,从政治、军事、经济上扶植台湾当局,武力干涉中国人民完成统一祖国大业。1950年5月29日和6月14日,美国远东军司令麦克阿瑟首次提出台湾是美国在太平洋上的“不沉的航空母舰”。差不多在同一时间,美国防部长约翰逊建议美国应不惜使用军队拒共产党于台湾之外。同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借口朝鲜战争,下令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从此开始了美国直接使用武力阻挠中国领土统一。实际上把台湾变成美国保护地的时期。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后,美蒋于1954年12月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台湾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1958年8月我炮击金门期间及其以后,美国加紧推行“划峡而治”、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图谋。美国政府还长期以各种借口,极力维持台湾当局的“国际地位”,阻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三)台湾问题的实质
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1895年,日本通过侵略战争从中国割占台湾、澎湖列岛。二战期间《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明确规定将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成为全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和国际上中国唯一合法代表。这是同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下新政权取代旧政权,中国主权和领土疆域并未发生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理所当然是享有和行使台湾主权。
二、从武力解决台湾到和平解决台湾的政策转变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50年来,在国内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之中,党的三代领导人提出并逐步完善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指引祖国统一大业沿着正确轨道前进。
(一)武力解决台湾的方针
从1949年到1978年,30年间,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都准备统一,问题是谁统一谁。我们要解放台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蒋介石父子想“光复大陆”,再度实现国民党的一统天下。为了统一中国,我们准备打,蒋介石也准备打。1954年9月3日人民解放军开始炮击金门。1954年9月30日,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要求国共双方放弃使用武力,认为蒋介石反攻大陆是一个“假设成分很大”的幻想,希望台湾当局放弃金门、马祖,坚守台湾、澎湖。杜勒斯的谈 话激化了美蒋矛盾。台湾当局立即表示要坚守金、马,决不减少外岛驻军。美蒋闹矛盾于我有利。中央高度重视这一事态发展。提出继续坚持对金、马“打而不登, 断而不死”和“打打停停”的策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中央军委决定,从l0月6日起,停止大规模炮击。10月13日,中国政府以国防部长的名义发布命令,宣布对金门炮击再停两星期,以利蒋军得到充分补给。这一策略的重点是,把注意力放在利用和扩大美蒋矛盾,反对美国搞“两个中国”的阴谋。
(二)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方针
背景:一是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议达成,国际形势趋于和缓,美国的对华侵略、封锁、遏制政策遭到失败。二是国际社会关注。三是经济建设的需要。
在新的形势下,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开始考虑和平解放台湾的可能性。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期间会见缅甸总理吴努时表示,“如果美军撤退,我们可能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5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上明确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这是我国领导人首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1956年1月,毛泽东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更明确指出,“国共已经合作了两次,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 次合作”。另一方面,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并未顺应历史潮流,撤走在台湾海峡的武装力量,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与蒋介石集团签定《共同防御条约》,把 台湾、澎湖列岛置于美国的“保护伞”下,阻挠中国统一。第一次台海危机之后,美国又逼迫蒋介石撤出金门和马祖,企图造成海峡两岸划峡而治局面,以达到分割 中国的目的。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刊益,1958年毛泽东指挥了闻名中外的“八·二三”炮击金门战役,并提出“联蒋抵美”策略,得到海峡对岸的共鸣,粉碎了外国势力搞两岸“划峡而治”、分裂中国的阴谋。蒋介石也顶住美国压力,坚持“一个中国”不分裂祖国。毛泽东因此曾说,“台湾放在蒋先生的手中我放心,对蒋介石我们可以等待。”1963年,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归纳为 “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和大陆必须统一。“四目”是:台湾和大陆统一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由蒋介石决定;所有军政及 建设经费不足之数,由中央拨付;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协商解决;双方互约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团结之事。毛泽东、周恩来有关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是 “一国两制”理论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
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从民族大义出发,提出 “和平解放”,为后来制订“和平统一”方针提供了方向,奠定了基础,也为“一国两制”的提出奠定了基础。但限于历史条件,这个时期的“和平解放”思想还是 要求在统一以后,台湾的制度要与大陆的相一致,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也就是“一国一制”。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第四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
本节着重讲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着重讲授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技能:
通过本节教学,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及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掌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了解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岸关系的新变化,掌握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及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教学重点: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基本内容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成功实践
▲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教学难点: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
▲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1、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发展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的。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发展过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与这个大目标相一 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第一代领导集体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着眼于现代化建设,着眼于祖国统一,着眼于港、澳、台地区的稳 定和发展,创造性地制定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顺利解决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问题。
1978年10月,邓小平在一次会见外宾时提出,如果实现祖国统一,我们在台湾的政策将根据台湾的现实来处理,并表示将尊重外国在台湾的投资。这是邓小平首次提出统一后台湾社会制度问题。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他在向美国参众两院议员解释我国政府对台政策时指出,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归回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和1981年叶剑英委员长发表的《实现和平统一的几条方针政策》等,都是“一国两制”的具体阐述,1984年2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人士时,第一次明确完整地表述了“一国两制”的概念。他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一个中国,两种制度。”同年5月,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写进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这一构想,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基本方针。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 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理 解“一国两制”的具体含义,有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一个中国。
第二,两制并存。
第三,高度自治权。
第四,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第五,寄希望与台湾人民。
第六,积极促谈。
第七,积极促进三通和各项交流,促进两岸同胞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第八,坚决反对台独言行。
第九,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
第十,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内国际问题的基础。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的杰出贡献,是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这一构想,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意义:
第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史上 是一个新生事物。一般说来,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部,只能允许存在一种社会制度。“一国两制”的构想,将两种对立的制度,即占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在特别行 政区实行的资本主义制度统一于一个国家之内,既实现国家统一,又不损害社会主义制度。同时,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突破了单一制下一般地方权力的范围,甚至超 出了联邦制成员国的权力。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也为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提供了新鲜经验。
第二,丰富了党的统一战线理论。邓小平指出,现在最大的统一战线问题,是台湾归回祖国、 实现祖国统一问题,也是我们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所面临的一项光荣的神圣的任务。“一国两制”的构想,使新时期党的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对象,呈现出许多 新的特点,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学说。
第三,赋于“和平共处”以新的含义。邓小平说,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 决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在这里,把和平共处这一国 际社会广泛认同的处理国际关系的普遍原则,运用来解决我国的内部问题,让大陆的社会主义与港、澳、台的资本主义和平共处。这为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 主义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意义
第一,开辟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新的历史进程。“一国两制”的构想,体现了照顾历史和现 实可能的灵活性,也是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大计。实践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一国两制”确实是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好办法,顺应历史 潮流,有功于民族,有益于人民。第二,有利于大陆和港、澳、台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祖国统一后,便于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互利互惠,互相促进,共 同发展,加快我国繁荣富强的进程。第三,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范例。邓小平指出:“世界上的许多争端用类似这样的办法解决,我认为是可取的。否则始终 顶着,僵持下去,总会爆发冲突,甚至武力冲突。”“一国两制”对于处理这类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益启示,从而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
四、“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一)香港的顺利回归
香港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和英国之间的问题。1982年9月,中英开始关于香港前途问题的谈判。会谈中,邓小平充分阐明了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是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第三个是中英两国政府如何使香港在过渡期不出现大的波动。这构成了中英会谈的基础,成为会谈成功的指导思想。1984年12月,中英双方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0年4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这个基本法,充分 地体现“一国两制”的思想,是“一国两制”思想的法律化。所以邓小平称赞,这是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的法律,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杰作。在过渡期内, 中方排除了英方制造的种种麻烦,为香港平稳过渡和政权顺利交接作了艰巨细致的准备工作。1997年7月1日,饱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伟大祖国的怀抱,这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树立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按照“一国两制”构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基本法的形式,规定了香港特别 行政区的基本制度:第一,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外交和防务由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 中央人民政府派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防务的军队不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方事务。第二,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港人治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 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财政独立,不向中央财政上缴。可依据基本法处理一些有关的对外事务。有自己的区旗、区徽。香港特别 行政区行政长官由年满40周岁、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满20年并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居民担任,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第三,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这些基本制度,是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化,是国家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得以实施的保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建立和运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香港回归,是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取得了巨大成功。主要表现在:
第一,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鸦片战争以后,英国政府用武力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占了香港。香港的主权实际上操纵在英国手中。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才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终于取代了英国的米字旗。这标志着香港已经与大陆实现了统一,是“一国两制”构想获得这次巨大成功的最主要的表现。
第二,香港保持了繁荣稳定。实行“一国两制”是为了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目的是为了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在1997年7月1日以 前的过渡期,尽管由于英方的阻挠,香港曾出现过一些波动,但未发生大的动荡,更不存在什么“灾难性的影响。”随着“一国两制”构想越来越广泛地得到认同和 拥护,香港回归十分顺利。香港回归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切实贯彻执行,保持了繁荣稳定的局面。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香港同 胞,依照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有条不紊地治理香港,经济秩序、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照常。事实必将证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香港同胞,一定能够依照香港特 别行政区基本法继续治理好香港。
第三,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中国能不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国收回香港后香港的局势 会怎样,世界各国对此都曾表示关注。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英国是发达国家,在解决香港问题的整个过程中,中国领导人和中国政府表现出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 主权的坚定立场。邓小平说得好,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 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这就让世界各国再次认识到,中国政府和中国领导人在主权问题上毫不动摇的严正立场。
(二)澳门顺利回归
澳门问题与香港问题一样,都是由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造成的。澳门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在适当时机收回这一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一贯立场。中国政府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开始解决香港问题不久,即着手解决澳门问题。中葡两国政府于1987年4月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3年3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解决澳门问题的方式与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基本相同。由于葡萄牙政府表现出友好合作态度, 中葡双方未出现严重分歧;同时,香港顺利回归对澳门回归产生了十分有利的影响,这就使澳门问题的解决具有更为有利的条件。1999年12月20日,澳门顺利回归,中华民族又迎来实现祖国统一的道路上的一大盛事。
第四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一、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现状
50年来,海峡两岸关系一波三折,几经风雨,大致经历了武力对抗阶段、隔海喊话阶段、两岸互动阶段、再度紧张4个阶段。一九九五年六月,李登辉以所谓 “私人”名义访问美国后,两岸关系再度紧张。两岸互动,有利于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但双方的目的和动机决然不同。我们希望拓展交流使两岸走向和平统一, 而台湾当局某些领导人则想通过交流和平实现分手。按李登辉的想法和主张,“中华民国”在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台湾不反攻大陆,大陆也不要解放台 湾。保持中国的“分裂分治”局面。这就是搞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李登辉不惜花费1000万美元,以金钱铺路去美国,就是想在国际上鼓吹“两个中国”,向国际社会显示“中华民国”的存在,并企图通过1996年3月的“总统选举”为其“台独”主张披上合法外衣。对此我们不能保持沉默。1996年3月,我人民解放军举行军事演习,沉重打击了“台独”势力的嚣张气焰。两岸关系再度紧张完全是由李登辉分裂祖国造成的。
1999年以来,李登辉的分裂活动进一步发展。5月,他出版《台湾的主张》一书,鼓吹要把中国分成七块各自享有“充分自主权”的区域。7月9日, 他公然抛出“两国论”,将两岸关系歪曲为“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企图从根本上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破坏两岸关系、特别是两岸 政治对话与谈判的基础,破坏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李登辉已经成为台湾分裂势力的总代表,是台湾海峡安定局面的破坏者,是中美关系发展的绊脚石,也是亚太地 区和平与稳定的麻烦制造者。“两国论”引起了海内外中国人的严重不安和强烈谴责,台海形势出现了新的紧张,两岸关系急速倒退,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为早日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更现实、更具体的政策主张。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这个讲话,根据“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精神,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问题,提出了重要看法和主张。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体现了中央对 台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再新形势下的重大发展。江泽民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可概括为六点:第一,明确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 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定地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第二,在坚持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基础上,提出“文攻武备”的总方略。第三,首次提出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创造性地发展了关于两岸谈判的主张。第四,将做好台湾人民工作提升到“完成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的战略高度,努力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第五,指出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第六,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综合国力。
三、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在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八项主张”的基础上,根据台湾局势和两岸关系形势的新变化,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论断和主张,集中表现为2005年3月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四点意见”: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二是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三是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四是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四个决不”是一个整体,其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是一个大前提,在此前提下,尽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统一。“四点意见”也没有再提制度问题,而主要强调以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现阶段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可概括为五点:第一,明确提出反对和遏制“台独”是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第二,提出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义,丰富了坚持一 个中国原则的内涵。第三,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第四,强调和平统一工作也要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谋利。第 五,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
 
 
 
 
 
 
 
 
 
 
 
 
 
 
 
 
 
 
 
 
 
 
 
 
 
 
十一
 
标题: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
本节着重讲授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技能: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认识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理解世界多极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掌握中国为什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教学重点:
▲对战后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的认识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中国为什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问题
教学难点:
▲中国为什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变化趋势?
3.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
时代主题,指的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随着世界矛盾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时代主题也会发生转换。
新中国建立前夕,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根据当时的国际环境和中国革命几十年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新中国即将奉行的国际战略政策。1949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我们可以采取和应当采取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的方针”,“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1949年9月21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对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立场作了明确规定,基于上述总政策 和基本原则,以及国内外形势的特点,新中国决定实施三大具体方针和政策措施,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毛泽东对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
2、邓小平对国际形势的新判断
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后,邓小平根据世界各种努力的实力对比消长与变化,根据世界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走向以及由此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对国家形势作了一系列的新判断。
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60年代和70年代,由于美国扩大对越南的侵略战。原苏联对我国的军事威胁日益增加,我们一度认为世界 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对国际形势进行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了新的判断。邓小平说:“过去我们的 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期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对于总的国际局势,,我的看法是,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邓小平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 大主题”。这是他从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国际矛盾中,抓住了制约、影响其他矛盾的主要矛盾。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还有 其他许多问题,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这是因为和平与发展问题不仅反映了世界形势发展的大趋势,而且还反映了全人类的 共同利益和迫切希望。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东欧剧变特别是苏联解体后,原有两极格局瓦 解,冷战局面结束。但是,冷战思维依然存在,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并没有改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妨碍发展的主要根 源。世界各国人民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二、世界的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瓦解,世界局势发 生急剧变化。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终结,就格局已经打破,新格局尚未形成。邓小平提出,对于国际局势要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经过冷静观 察和分析,他指出:“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一家独 霸世界力不从心;欧洲联盟的建立,加快了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成为国际经济、政治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日本正在积极努力,争取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迈 进;俄罗斯现在的实力,决定它仍会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不容低估;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必将在世界事务 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正如江泽民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两极格局已经终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多极 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十二
 
标题: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学目标:
知识:
本节主要讲授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形成、发展、基本原则和宗旨。
技能: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理解掌握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和宗旨,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学重点: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宗旨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学难点: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坚持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外交政策的宗旨。
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符合世界人民的愿望和根 本利益的。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激烈的今天,在和平中发展,用发展巩固和平,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而且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 望,是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中国的前途与世界的前途紧密相连。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以和平发展作为外交政策的宗旨,不仅有利于中国的经 济建设,也有利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实现。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的政策主张,努力同各国一道实践建立和谐世界的崇高目标。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一)独立自主的原则
独立自主的原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在新中国诞生前夕,毛泽东就庄严宣告:“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新中国50多年的实践表明,独立自主不论是对于指导中国的外交实践,促进本国的经济建设,还是对于我们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独立自主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处理国家关系方面的综合体现。它的实质就 是坚持各国人民都有按照本国实际情况决定自己国家的内外方针,实施自己国家对外政策的权利,这个权利不应该被别的国家包办或受到外力的干涉。中国的独立自 主原则包括内外两个方面的内容:对内,在国家的革命和建设方面,走自己的路;不照抄照搬别国的模式;对外,反对外国干涉,维护世界和平,决不做任何大国的 附庸。独立自主原则和四项基本原则一起,是新中国得以独立、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
第一,独立自主就是不同任何大国结盟。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是独立自主原则的核心内容。
第二、在对待重大国际事务方面,独立自主地决定中国的政策。
第三、不容许任何外国干涉中国的内政,中国也不会屈服于任何外国的压力,坚持独立自主就 是为了保障国家的政治、经济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所以中国人民坚持自己选择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道路,经济发展模式,坚持根据自身利益和国情确定内外政策, 按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处理内部事务,不允许任何外国实行任何形式的干涉和控制。
第四、中国珍惜自己的主权,同样也尊重别国的独立主权。
第五、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同时,也坚持对外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确定对外开放为基本国策的同时,又更高地举起了独立自主的大旗。改革的成功经验证明,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互相促进、是我们外交原则的鲜明特点。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用以指导与各国发展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政府在1953年底首先提出,并已经被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近半个世纪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同世界各国相处的共同基础,而且也成为各国人民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进行斗争的有利武器。在实践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第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前提保证。
第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最好方式。
第三、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是正确对待各国之间的差异。
第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同样适用于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外国政党的关系。
第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们倡导建立的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准则。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全球性的问题 需要各国共同解决,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各国合作应对;任何一个国家和一种力量,都不可能也没有能力来独自完成这个任务。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和强弱,都是国际 社会的平等一员。各国的事情要由各国人民作主;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各国平等协商。在事关世界和地区和平的重大问题上,应该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公 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
尊重发展模式多样性,保证各国和睦相处、互相尊重。各国人民在自身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 富多彩的文明。各种文明互相交流和借鉴,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该而且可以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世界 是丰富多彩的,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有一种模式。一个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的世界,只能是一个各种文明相互交汇、相互借鉴,所有国家平等相待、彼此尊重,充满活 力而又绚丽多彩的世界。
树立新安全观。以军事联盟为基础,以军备为手段的旧安全观,无助于保障国际安全,更不能营造世界的持久和平。新安全观的核心: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构建和谐世界是我国外交政策思想中一个全新的命题。我们首先需要弄清和谐世界的概念。和谐世界不是大同世界。大同世界是中国儒家的理想社会。《礼记·礼 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老 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谓大同。”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 专政》中把世界大同解释为实现共产主义,阶级消灭,国家消亡。共产主义实现当然会出现高度和谐的世界,但这是人类社会遥远将来的目标。我们现在说的构建和 谐世界则是现阶段努力的目标。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和谐世界也不是“三无”(无武器、无军 队、无战争)世界。当今世界矛盾错综复杂,有些矛盾还很尖锐。局部战争和冲突时起时伏, 穷国和富国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恐怖势力、极端势力、分裂势力在一些地区还相当猖獗。在这样一个世界 里,要求完全消除国与国之间的主权、领土争议、民族冲突、宗教纠纷、局部战争,所有国家的军队都“解甲归田”,一切武器都加以销毁,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幻 想。
  从当今世界的现实情况出发,作为现阶 段努力目标的和谐世界,应是在承认世界多样性并存在各种复杂、深刻矛盾的前提下,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不同文明相互尊重,以协商化解矛盾,以合作 谋求稳定,共同应对各种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使各种冲突能得到控制,大规模战争特别是新的世界大战得以避免,持久和平得到维护的世界;是能够正 确处理南北矛盾,逐步缩小贫国与富国差距,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同富裕方向发展的世界。胡锦涛同志强调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就是这个和谐世界 的标志。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理念,不仅是对我国的对外工作提出的更新更高的目标,也是向国际社会提出的重大倡议。这是继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和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之后,我国外交政策思想的又一重要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十三
 
标题: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教学目标:
知识:
本节着重讲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技能:
通过本节教学,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认真贯彻党和国家 “四个尊重”的方针。
教学重点: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 党和国家“四个尊重”的方针
 
教学难点:
▲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
2.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 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在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属于人民的范畴,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阶级,它与 社会化的大生产相联系,具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品格,因而在社会发展中起领导作用。邓小平指出:“工人阶级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 是同社会化的大生产相联系,因此,它的觉悟最高,纪律性最强,能在现时代的经济进步和社会政治进步中起领导作用。”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 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起领导作用。始终坚持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性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中国共 产党永葆先进性的基本前提。
一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无论搞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国共产党都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
二是由工人阶级的性质、特点所决定的。中 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现代工业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具有最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优秀品格。它始终站在时代前 列,引领着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发展,善于顺应社会前进的潮流不断发展自身的先进性。
三是由工人阶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 的历史地位决定的。工人阶级不仅是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力量,也是最基本的推动力量,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党和国家一条根本方针。在当代中国,实行改 革开放,进行现代化建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变化,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是,队伍迅速壮大。
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工人阶级中知识分子的比重大大增长,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职工所依存的经济组织的所有制形式日益多样化,在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就业的职工已占全部职工的一半左右;工人阶级队伍的年龄结构也发生变化更加趋于年轻化。
三是,岗位流动加快。原先的“铁饭碗”已被打破,职工对单位的依赖性大为减弱,自主性大为增强。这些变化集中表现为工人阶级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力量的增强。
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变化,没有改变它的历 史地位。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最 根本的体现在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工人阶级作为我国的领导阶级,其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是一个由宪法规定的总体的政治判断。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社 会发展的基本力量。讲工人阶级的地位有两个问题需要讲清楚:一是,如何看待工人下岗;二是如何看待雇佣关系。企业改革中出现的部分职工下岗问题,主要是由 于经济结构调整而产生的,尽管会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给下岗工人带来不小的困难,但是这种改革又是必须进行的,从长远来说是符合工人阶级的整体利益的。 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确实存在着雇佣关系,但是这类企业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并不占主体地位,而且它又处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大环境中,必须接受我国法律的约 束。
3、关于农民工的定位。怎样看待农民工,应做具体分析。有些进城务工的农民,职业已经确定或相对确定,有些则还不能确定,进城就业的农民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4、如何依靠工人阶级。
第一,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工人阶级的作用,依靠工人阶级首先要尊重、信赖、依靠广大工人群众,充分体现他们作为社会主义社会领导阶级和主人的地位,充分发挥他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中的积极性。  
第二,必须把工人的最大多数组织到工会中去,并依靠工会去教育工人,启发其阶级觉悟,发挥其生产积极性。  
第三,用高度的热忱去关怀工人阶级的各方面,从政治上、文化上、生活和物质福利上去关心他们,不要忽略有利于工人的“小事”。  
第四,依靠工人阶级必须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必须贯彻到各部门的工作中去,不能把它看作只是工会和工厂的事情。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必须保障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体职工的合法权益,巩固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
(二)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农民群众,这是由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农业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农民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仍处于非常重要地位。农民不仅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同样也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人数最多的社会群体和依靠力量。
我国是农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广大农民不但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而且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离开广大 农民的理解、拥护和自觉参与,社会主义事业将一事无成。
依靠农民,始终是我们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
2、依靠广大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大局
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和创造精神,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和民主权利,减轻农民负担,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三)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先进 生产力的代表和开拓者。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将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知识分子特别是广大科技 人员是科学技术的载体,是经济增长点上的主要支撑因素,他们对加快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知识分子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创造者、继承者 和传播者,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依靠知识分子,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就要像邓小平反复强调的那样,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努力创造更加有利于知识分子施展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
二、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如何认识这些新的社会阶层,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新的社会阶层构成,主要有: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所谓 民营科技企业,泛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按照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创办和经营,主要从事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和成果转化的经 济组织。它们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这些人拥有数量不一的企业股权,掌握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经营管理的专门知识,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是一支 重要的力量。
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这些人通常年纪轻、学历高,许多人还有过在国外留学、就业的经历。他们比较熟悉国外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方式,一般在外企的一些部门担任骨干。
个体户。个体户即个体工商户,是以家庭为单位,拥有一定资金,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最早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
私营企业主。私营企业指企业财产归私人所有、雇工人数较多的营利性经济组织。这些人是经济实力、经营范围与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的一个社会阶层。
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中介组织泛指介于企 业、个人之间,并为其服务、沟通、协调以及对其监督的社会组织。它主要由三类组成:行业性中介组织,如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研究会;公证性中介组织,如 律师、会计、资产评估等专业事务所以及证券、仲裁等中介组织;服务性中介组织,如提供就业、广告、公关、房地产等服务的组织。这些组织的从业人员大多受过 专门训练,专业化程度比较高。
自由职业人员。主要是指那些不固定供职于任何经济组织、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凭借自己的知识、技能或专长为社会提供某种服务并获取报酬的人员。主要包括一些文化、艺术工作者等。
(二)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原因
我国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与社会变革的大背景有关。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首 先,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为新的阶层的产生提供了制度基础。我国从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使不 少人陆续脱离原来的工作岗位,转而从事非公有制经济,或自主创业,或进入私企、外企,或成为自由职业人员,成为新的社会阶层的重要成员。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 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再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 重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大批被分流出来的职工和农民纷纷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其中一些人成为私营企业主或个体户。
(三)新的社会阶层的地位和作用
对新的社会阶层,党和国家已经作出明确的 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可以说是一个总体的定位。其中大多数人是劳动者,是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队伍中分化出来的。少量成为私营企业主 的人,虽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工人,也不同于历史上的资产阶级。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大多数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 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推动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国家税收。新的社会阶层运用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直接参与或服务于生产过程,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也为国家增加了税收。
二是,扩大了就业门路,缓解了就业压力。新的社会阶层或者自主择业,或者以自己创办企业招工的方式,吸纳了很大一部分待业人员和公有制部门的富余人员,从而扩大了就业门路,缓解了就业压力。
三是,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贡献。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不少人,自己富了不忘国家,不忘社会,积极参加“希望工程”、“光彩事业”等社会公益活动,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
当 然,我们说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并不是否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 的主体地位。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这是不容置疑、不能动摇的。
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 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强调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劳动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 源,但它只有通过作用于劳动者、劳动资料,才能形成实际的财富;人才是知识资源的载体,人才的本质在于创造性。人才只有通过劳动,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物质 和精神财富,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劳动,创造是一种在高度紧张状态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智力和体力的复杂过程。因此,“四个尊重”中,核心 是尊重劳动。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 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这就要求我们,从观念上要认识到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认识到体力劳动和简单 劳动是基础性的劳动,脑力劳动是复杂劳动,它们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必需的,因而是光荣的,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从制度上要改革分配制度,完善 分配原则。从体制和机制上保证脑力劳动、复杂劳动特别是创造性劳动获得的与之相适应的报酬。
其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或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出的贡献。
再次,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 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牢固树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劳动观念。必须承认并充分发挥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要素的作用和活力,确立这些生产要 素要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必须做到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必须做到海内外各类投资者尤其是国内民间资本投资者在我国建 设中的创业活动都应该受到鼓励。从而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
四、巩固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需要亿万人民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
(一)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是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各民族的大团结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保证。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做好民族工作,解决好民族问题,是关系到民族团结、发展经济、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的大事。历史发展表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社会动乱、人民遭殃。
(二)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巩固
(三)加强和巩固全国各民族的团结,不断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十四
 
标题: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第三节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教学目标:
知识:
本节着重讲授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理论。着重讲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技能:
通过本节教学,掌握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和任务,以及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认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人民军队的地位和历史使命。
教学重点:
▲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和任务
▲ 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人民军队的地位和作用
▲新世纪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教学难点:
▲ 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 军队和国防建设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1.如何理解“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
2.如何理解新时期爱国主义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3.如何认识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统一战线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方面具有的特殊的优势。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集中力量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逐步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同一切可以联合的阶级、阶层、政党或集团在一定目标下结成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统一战线的任务历来是由党的总路线、总任务决定并为实现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统一战线就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任务而团结奋斗。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是:工人阶级领 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这一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 盟:一个是由大陆范围内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组成的以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联盟;另一个是广泛地团结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 基础的联盟。这两个联盟构成爱国统一战线的整体。前一个联盟是主体和基础,后一个联盟不可缺少。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
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 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 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三)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
新时期统一战线是社会主义性质,统一战线中绝大多数成员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爱国是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的。
在新的历史时期,虽然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变化,但是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决不能动摇。党的领导问题是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
(四)党的统一战线方针
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三、正确贯彻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
(一)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问题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就是一切民族不分大小都处于平 等地位,各民族人民以国家主人的身份参加国家和地区事务的管理。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禁止任何民族歧视 和压迫,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少数民族以平等地位参与整个国家事务的管理。
民族团结,就是各民族在平等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密切合作的自愿联合。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谅解,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各民族共同繁荣,就是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和语言文字各个方面得到发展。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我国各民族的共同要求,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二)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漫长的历史,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将长期存在。宗教走向最终消亡也必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可能比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
我国是一个存在多种宗教的国家。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党的宗教政策,被载入宪法。我们在贯彻执行这一政策时,一方面强调保护信教自由,同时也强调保护不信教自由;强迫信教的人不信教或强迫不信教的人信教,都是对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侵犯。
宗教信仰问题是公民个人的私事,但“宗教方面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事项和活动,必须纳入依法管理的范围。不能以宗教信仰自由和政教分离为借口,放弃或摆脱国家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三)政教分离原则
宗教信仰自由和政教分离原则是我国的基本宗教政策。按照宪法的原则,在我国,国家机关不能利用政权推行某种宗教或禁止某种宗教。
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不允许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干预司法、干预学校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如我国《教育法》第8条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第三节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 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军队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夺取了革命的胜利。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离不开一支强 大的现代化的人民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巩固国防、抵御侵略、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的平安以及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 着重大作用。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在我国,虽然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但阶级斗争仍然存在,有时还可能会激化。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为了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必须以人民解放军为坚强后盾。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的钢铁长城
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是国际环境复杂多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战争的威胁并未根本消除。
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必须加强和巩固我国的国防。人民解放军担负着保卫国家领土、领空、领海主权,维护祖国统一和安全的神圣使命。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认真搞好军队建设,增强国防实力,是全面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同时,人民军队也积极广泛参加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建设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新时期我军的建军方针:坚持以毛泽东思想 和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围绕“打 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一)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要求加强人民军队建设
革命化始终是第一位的。革命化是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必须始终放在第一位,它决定着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为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政治保证。
现代化是军队建设的中心,是提高我军战斗力,解决现代化水平与信息化条件下战争需要不相适应矛盾的客观要求,军队的全部工作都要围绕现代化来展开。
正规化是现代化和革命化的必然要求,没有军队的正规化,就没有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担负着为革命化、现代化提供法规制度保障的任务。
(二)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军事战略是指导武装力量建设和运用的基本 依据。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总的战略方针,是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在中国革命战争是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从根本上讲,实行积 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是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三)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把经济搞上去和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的两大战略任务。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是解决包括国防建设在内的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使国防 和军队发展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国防建设是经济建设的安全保障,国无防就不安,巩固政权、保卫国家,实现祖国统一等,都需要有强大的国防。必须在集 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国防建设;为实现两者的统筹兼顾、互相促进,必须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机制。
积极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路子。
三、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 刻变化,实现党的三大历史任务对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依据国际风云的变化和国内形势的发展,胡锦涛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我国的国情、党 情、军情实际出发,着眼新世纪新阶段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特殊要求提出了“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这既是对我军职能任务的新概括新拓展,也是对 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因此,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必须紧紧围绕使命任务来进行,这就是在政治上要能够为党巩固执政地 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在军事能力上能够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在军事战略上能够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在国际 上能够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江泽民同志在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对迎头赶上世界军事发展潮流极为关注,对我军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实现现代化,提出一系列战略对策,开启了面向信息化时代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之路。
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必须按照信息化的要求,积极创新发展军事理论。
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关键在人才建设。
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必须继续对我军的体制编制进行改革。
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必须坚持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式发展。
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以此为动力,才能在贯彻落实过程中目标更 明确,任务更具体,行动更有力,成效更显著。我军要完成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军队战斗力建设,把提高战斗力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 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实践中开拓战斗力建设的新局面。
 
 
 
 
 
 
 
 
 
 
 
 
 
 
 
 
 
 
 
 
 
 
 
 
 
十五
 
标题: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教学目标:
知识:
本节着重讲授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技能: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理解党的“两个先锋队”的观点和党的执政地位问题,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教学重点:
▲中国共产党是“两个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
▲新时期党的建设是以执政能力为增大重点的党的先进性建设
 
教学难点:
▲中国共产党是“两个先锋队”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1、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3、怎样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1、十六大党章对党的性质作了进一步表述: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历 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一贯地把中国工人阶级命运同全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觉肩负着中国工人阶级解放和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解放 及振兴的双重任务。它从来是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同时也代表全体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肩负着双重使命。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瓦窑堡会议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1945年5月,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说,党章的总纲指出了我们党代表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邓小平在党的八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也指出,我们党不仅应当成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且应当成为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集合体。
党的十六大把党的先锋队性质由"一个先锋队"进一步表述为"两个先锋队", 全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 想,能用符合客观规律的眼光观察世界,领导中国人民走正确的发展道路,就最能代表广大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土地革命的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的打倒 日本帝国主义,减租减息,解放战争的打垮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建国前后的土地改革,一化三改,直到三步走,小康目标,这些符合中国实际,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的奋斗目标的提出,充分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心愿,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同时,工人阶级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 利益。工人阶级的阶级特性是其他任何阶级都不具备的,它是最能摆脱阶级局限性的阶级,是惟一能够代表全体人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的阶级。因此,关 于党的先锋队性质的进一步表述,不仅坚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阶级属性,而且使之具有了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把"千千万万"的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组成"浩浩荡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军,从而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事业。
这样表述党的先锋队性质,不会也不能使我们党变成"全民党"。"全民党"概念,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赫鲁晓夫的"全民党",二是西方社会民主党的"全民党"。赫鲁晓夫时期的苏共认为,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和巩固,在苏联已经形成了人民紧 密的,牢不可破的社会政治和思想上的一致,工人阶级的思想已经成为全体居民阶层的思想,而工人阶级建成共产主义的使命已经成为全民的任务。苏共由此得出结 论说,作为工人阶级政党的共产党,已经成为"全体苏联人民的党"。赫鲁晓夫是从苏联已经进入建设共产主义阶段的判断出发,提出"全民党"的。苏共的"全民党"是对形势错误判断的结果。至于西方的社会民主党,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淡化党的阶级性,削弱党的先进性。1959年德国社会民主党哥德斯堡大会上通过的纲领,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这个纲领明确指出:"社会民主党已经从一个工人阶级的政党变成了一个人民的政党",他们"欢迎每一个承认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和基本要求的人参加到它的行列中来"。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政治斗争的产物,凡是政党必有其阶级性,因而也就根本不存在什么"全民党"。如果没有了阶级和阶级差别,政党就会消亡。在我国,虽然剥削阶级已经消灭,但阶级还没有消灭,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反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斗争也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党的历史使命远未完成。所以,强调党要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并不意味着否定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也不意味着要把党变成"全民党"。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加强党的执 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 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们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 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 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 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 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 心。
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中国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个八十年。------从这前后两个八十年的比较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一切爱国力量深深认识到,中国能从最悲惨的境遇向着光明的前途实现伟大的历史转变,就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是辩证统一的。坚持党的领导所解决的是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问题,即要不要党的领导的问题。改善党的领导所要解决的是如何更好的实现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问题。坚持党的领导就应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十六
 
标题: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二节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第三节  加强党的建设
 
 
教学目标:
知识:
本节着重讲授坚持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理论。着重讲授加强党的建设。
 
技能:
    通过本节教学,深刻理解坚持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深刻理解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掌握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认识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掌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教学重点: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教学难点: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先进性建设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1、为什么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2、如何理解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先进建设的重要性?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二节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群 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根据党的性质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创造的一种科学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第一,必须认识和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人民群众 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真正的英雄,在人民群众中蕴藏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要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总结群众经验,集中 群众智慧,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使发展思路不断创新。第二,要尊重群众意愿,把代表人民,服务人民贯穿于一切决策和工作。群众需要是依据,群众利益是 标准。要用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我们的一切决策和工作,作为检验我们决策和工作的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第三,要 关心群众疾苦,解决困难。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摊不开的地方去,同那里的干部群众一道,努力排忧解难,化解矛盾,打开工作局 面。“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件,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努力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 中实际问题。第四,要正确认识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善于做好群众思想和政治工作,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 发挥好,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为人民群众自觉行动。
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发 展才是硬道理。”十六大报告强调:“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主题,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出 发点,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群众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才能在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中赢得更多的主动和优势。第一,加快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对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冲破,对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对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第二,加快发展,必须苦干实干。苦干实干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是落实各项决策的关键。好的路子,好的想法固然重要,但离开苦干实干,一切等于零。我们只 有只争朝夕,扑下身子,带领群众苦干实干,加快经济发展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第三,加快发展,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要善于 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齐心协力搞建设,万众一心谋发展。
 
第三节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1、这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应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顺利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
2、这是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历史警示。
3、这是进一步提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执政能力, 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 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此高度重视,领导 全党紧紧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着重从思想和作风、体制和机制、方式和方法、素质和本领等方面加强 和改进,有力地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十六大以来,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按照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总揽全局的能力 的要求,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实践。执政五十五年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把四分五裂、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 平、正在蓬勃发展的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党在实践中锻炼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党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是,面 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完善;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 大,素质和能力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党员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 离群众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还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影响党的执政成 效,必须引起全党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我 们党是一个勇于追求真理、修正错误,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党。在半个多世纪的执政实践中,党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 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大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成功经验,也有过失误的教训。坚持十六大提出的基本经验,认真总结和汲取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对于提 高党的执政能力,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至关重要。党执政的主要经验:
第 一,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对重大问题的理论思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 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不断开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第 二,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要 通过改革开放不断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促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促进弘扬中华文明和借鉴国外文明相 结合,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第 三,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 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开拓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 涵,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第 四,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 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两个务必”,坚决惩治腐败,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 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 五,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要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 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 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要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 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第 六,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党的团结统一,是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要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适应时代发展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持之以恒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各方面建设成效最终 都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上来。
这六条主要经验,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必须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并继续丰富和完善。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 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全党要紧紧围绕上述任务,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不断研究新 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不 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要把先进性建设的要求贯穿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各个方面,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 设上全面加以推进。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引导全体党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 念。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着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团结的领导集体,切实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 践者。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两个务必”,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 度,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从制度上落实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要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 五条宝贵经验:
第 一,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第二,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 运。第三,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第四,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 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第五,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 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方面是一个统一整体,是从我 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提示。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
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坚持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要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自觉做到“两个坚定不移、决不含糊”。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我们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 想,一方面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既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也是中国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根本体现,是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另一方 面,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 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我们要为这个理想共同奋斗。
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包括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淫、贫贱不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民族传统;包括了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优良传统;包括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64字创业精神”、伟大的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优良传统。今天,我们必须进一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
2006年3月,胡锦涛指出“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 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 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
它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发扬了我们 党优秀革命道德传统,概括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鲜经验,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风尚;它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 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面,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的结合,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规律 认识的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褒荣贬辱的新风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
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当前,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作用,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教育是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作为我们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要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第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第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第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
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体是党、政府和人 民的喉舌,要坚持党管新闻、党管媒体的原则,要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的心声结合起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同讲求宣传艺术统一起来;文学艺术是民族精 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要努力生产出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努力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精品力作。